这首《寒夜》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描绘了冬夜寒冷与寂静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首句“岁晏寒无那”点明了时间背景——年末时节,寒气逼人,无法忍受。接着“夜深清欲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冷和饥饿感,不仅指身体上的饥饿,也暗喻心灵的空虚。
“竹风惊梦断”一句,通过竹林中风吹动的声音,打破了诗人的梦境,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模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敏感。
“雪意听窗知”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窗外的雪景,通过听觉感知雪的到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稍稍鹊翻树,萧萧人语篱”两句,以鸟鸣和人声为点缀,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冬夜中生命的顽强与存在感。
最后,“虚明满吾室,何许月来时”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以及在寒冷冬夜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