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春燕有作(其三)

帘外呢喃若感恩,黑衣憔悴意空存。

正伤东府非王谢,肯向昭阳托梦魂。

松径易衔新草色,粉墙难叠旧巢痕。

微生暂寄曾何定,一夜秋风归海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燕在帘外呢喃的情景,充满了哀愁与思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燕的形态与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首联“帘外呢喃若感恩,黑衣憔悴意空存”中,“呢喃”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春燕轻柔的叫声,仿佛在表达对过去的感激之情;而“黑衣憔悴”则暗示了春燕的疲惫与忧伤,它们似乎在为失去的家园和伴侣而感到痛苦。

颔联“正伤东府非王谢,肯向昭阳托梦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运用了典故,将春燕比作曾经显赫的王谢家族,表达了它们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失落。同时,“昭阳”一词象征着理想与希望,春燕却只能在梦中寄托这份情感,无法实现真正的回归,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

颈联“松径易衔新草色,粉墙难叠旧巢痕”通过对比,展现了春燕面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旧家园的回忆。新草色代表着新生与希望,而旧巢痕则是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这一联巧妙地揭示了春燕在自然变迁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内心深处对于家园的深深眷恋。

尾联“微生暂寄曾何定,一夜秋风归海门”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春燕的生命短暂,它们只能暂时栖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一夜秋风的到来,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春燕可能的离散与别离。这一联既是对春燕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春燕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脆弱与美丽,以及人类对于家园、过去与未来的深深眷恋与思考。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丰富,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邃的哲思。

收录诗词(100)

释今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合诗(其一)

石壁西边古涧东,绿陂浓荫隐香风。

孤根寄去一丘外,素蕊开时六月中。

嘒嘒晚蝉山寂寞,泠泠疏磬月朦胧。

閒心此际分明极,玉质幽香迥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百合诗(其二)

未得芳名挂楚辞,都缘清绝畏人知。

休誇玉树临风好,想见红蕖映日时。

姑射山头空有梦,蕊珠宫里正相思。

可怜影没荒岑外,惆怅残阳欲待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百合诗(其三)

暗香浮动又斜晖,几度临风入素闱。

名士握来当玉麈,仙人携去绽云衣。

木兰形似神偏瘦,杜若芳同体较肥。

相对每宜人定后,夜钟微月屡开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百合诗(其四)

不堪鶗鴂最先鸣,冒雨开残暑未清。

檐卜将来何所似,优昙恐是有虚名。

白云只可自怡悦,流水翻能移性情。

一自与君投分后,几多怀抱付他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