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二十八)

托根岂解媚中珰,采蕨祇当慕首阳。

未必木天无秽史,岂其枌省尽清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根深的植物怎能取悦权贵,采摘蕨菜只因仰慕首阳山的隐逸生活。
森林中未必没有污浊的历史,难道只有枌省(古代官署名)全是清廉官员?

注释

托根:比喻人的根基或出身。
媚中珰:取悦权贵,中珰指宫中的宦官。
采蕨:采摘野菜,首阳指首阳山,古人隐居之地。
秽史:污浊的历史。
枌省:古代官署名,这里泛指官场。
清郎:清廉的官员。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诗人方蒙仲所作,名为《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二十八)》。诗中托物言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托根岂解媚中珰”,这里的“托根”指的是托着树根,意在借景抒情。岂(qí)是一种植物,即蕨类植物,而“岂解媚中珰”,则是说蕨类植物紧贴着美丽的珠玉,这里的“媚中珰”暗喻梅花,其白色纯洁如同珍珠。

“采蕨祇当慕首阳”,诗人表达了对古代美好的追思。这里的“采蕨”是指采集蕨类植物,“祇当”表示应该、应当的意思,“慕首阳”则是说向往古代的美好,如同向往历史上的美丽风景。

“未必木天无秽史”,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怀疑。这里的“未必”意味着不一定,可能不是这样的情况,“木天”指的是古老的时代或传统,“无秽史”则是说没有污点的历史。

“岂其枌省尽清郎”,这一句继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岂其”即是否,意为难道不是这样吗?“枌(lì)省”指的是古代的简称或别称,“尽清郎”则是说那些纯洁的人们。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美好的追思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高与不染尘埃的情操。

收录诗词(232)

方蒙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八)

无人可共倚雕栏,折得横枝独自看。

梅癖难医君信否,东阳瘦损少陵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三)

紫府仙人水月英,绝嫌臭秽溷真清。

玉尘月赋三千斛,一洗人间死鬼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八)

惆怅庭前三树株,十年依旧一锥无。

从今只作梅生活,底用江头千木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

拾遗当日醉于诗,江路寻梅兀似痴。

花底柳边真梦事,居然短褐鬓如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