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穿云时有一鸿声,唤雪风来冷更清。
腊意未教梅萼老,春风先放柳条成。
乱离每叹兵难戢,贫贱还忧道不鸣。
节物一番空自好,暗添年纪却堪惊。
这首宋诗描绘了冬季景象与诗人内心感受的交融。首句“穿云时有一鸿声”,通过孤鸿穿越云层的声音,传达出冬日寂静中的孤独与远方的期待。次句“唤雪风来冷更清”则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气候,风声似乎在呼唤雪花,使得空气更为清冷。
第三句“腊意未教梅萼老”,写出了腊月时节梅花含苞待放的状态,暗示春天即将到来,但又未至成熟。第四句“春风先放柳条成”则预示着柳树在寒风中已显露出新绿,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
接着,诗人感慨“乱离每叹兵难戢”,表达了对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忧虑,希望和平得以持久。而“贫贱还忧道不鸣”则揭示了诗人身处贫贱之中,对于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和苦闷。
最后两句“节物一番空自好,暗添年纪却堪惊”,诗人感叹时光荏苒,美好的季节白白流逝,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年华老去,不禁心生惊悸。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敏锐观察。
不详
一檐寒雨滴愁声,赢得松斋睡思清。
急景不知年又谢,壮心空怅事无成。
温存冻壁火初举,陵轹破窗风自鸣。
多谢故交相慰藉,浪捐珠璧使人惊。
独隐重岩里,全无物役心。
禅因秋月悟,诗对晚云吟。
访古猿惊锡,抛生鸟上林。
相知今十载,不惮远来寻。
池馆春方谢,连朝雨似烟。
乱荷藏睡鹭,繁木集嘶蝉。
地僻观书乐,心清得句玄。
野僧时过我,携手弄云泉。
黼坐颁泥检,黄图驾玉星。
自应摅学业,端不藉门庭。
冻日湖梅白,春风院柳青。
从今亨路去,台岭记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