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定中孤月自常明,身外浮云屡变更。
欲舍福田纡国计,每谈净理厌诗名。
渡杯祇恐鱼龙觉,施食还怜鸟雀争。
天上人间尽调怅,与师惟有證无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释敬安创作的《东禅寺与达公夜话》。诗中描绘了在静谧的夜晚,寺庙中明亮的孤月与不断变化的浮云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欲舍福田纡国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事务的超脱态度,他更倾向于探讨佛法和清净的道理,而非追求诗名。"渡杯祇恐鱼龙觉,施食还怜鸟雀争"通过生动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众生的慈悲之心,即使是简单的饮食,他也担心惊动了鱼龙或引发鸟雀的争夺。
最后两句"天上人间尽调怅,与师惟有证无生",诗人感叹人世间的离合悲欢,只有与佛法导师共同证悟无生之理,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和内心的安宁。整首诗以禅宗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和对佛法修行的执着追求。
不详
迢遥钟梵下斜阳,寂寂岩花渡水香。
殿角一铃风自语,窗前万木雨初凉。
山街云气窥人净,江挟涛声入海长。
却羡巢松千岁鹤,不知人世有沧桑。
西江初解冻,东阁又敷荣。
花伴枯禅发,根从死地生。
风霜怜往劫,天地惜孤清。
误入何郎咏,无言泪暗倾。
我来武穆祠,凭吊不胜悲。
金诏班师日,银瓶坠井时。
精魂犹向北,宰木尚南枝。
千古纯忠孝,如公更有谁。
呜呼,圣人千载不复生,黄河之水何时清。
浊浪排空倒山岳,须臾沦没七十城。
蛟龙吐雾蔽天黑,不闻哭声闻水声。
天子宵衣起长叹,诏起师臣出防捍。
帑金万锱添洪流,黄河之工犹未半。
精卫含愁河伯怒,桃花水讯益汗漫。
明庭下诏罪有司,有司椎胸向天悲。
吁嗟乎,时事艰难乃如此,余独何心惜一死。
舍身愿入洪流中,抗涛速使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