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七)

自怜循短绠,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

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个人遭遇和心境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不满与自怜,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迷茫与期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自怜循短绠”一句,诗人自我哀悯,感慨自己的生命如同短绵一般脆弱无力。接着,“方欲问长沮”表达了对未来的探索与期待,似乎在寻找一种解答或寄托。

“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反映个人遭遇。茂陵指的是茂陵之美,而“体犹瘠”则暗示了诗人身体上的虚弱;而“淮阳疾未祛”,则是说在淮阳之地,自己的病痛尚未痊愈。

随后,“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两句中,“翻疑”表达了一种犹豫不决的情绪,而“承毒水”则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艰难与苦楚;但紧接着,“忽似遇昌菹”,却又给人以希望,仿佛在困境中发现了转机。

最后,“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两句,则是诗人的深沉叹息与对未来命运的忧虑。汉阳作为地名,也许象征着某种情感或遭遇的极致,而“嗟欲尽”则表达了接近极限的情感;“咎繇惧忽诸”,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与迷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遭遇的隐喻,展现了一种自我哀悯、内心挣扎,以及对未来命运期待与不安的情感。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八)

弱龄参顾问,畴昔滥吹嘘。

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

连盟翻灭郑,仁义反亡徐。

还思建邺水,终忆武昌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九)

崩堤压故柳,衰社卧寒樗。

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渔。

汉阴逢荷筱,缁林见杖挐。

阮籍长思酒,嵇康懒著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其十)

披林求木实,拂雪就园蔬。

浊醪非鹤髓,兰肴异蟹蛆。

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疏。

徒知守瓴甓,空欲报璠玙。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奉和示内人诗

燃香郁金屋,吹管凤凰台。

春朝迎雨去,秋夜隔河来。

听歌云即断,闻琴鹤倒回。

春窗刻凤下,寒壁画花开。

定取流霞气,时添承露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