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答诸公(其一)

自入中书不计年,只将方寸作良田。

桑榆物外都无累,桃李人家剩有缘。

放意不妨娱绿野,勒功何必向燕然。

姓名元在丹台上,千岁徜徉小洞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田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享乐的心境。开头“自入中书不计年”,说明诗人已经长时间地沉浸于书籍之中,对于世事年的流逝已经不再挂念。“只将方寸作良田”则是比喻,意指即使只有极小的一片土地,也能在心中培育出丰饶的精神世界。

“桑榆物外都无累”,这里的“桑榆”象征着平凡而自足的生活,没有世俗的牵绊。“桃李人家剩有缘”则是说,虽然桃李(比喻美好的事物)仍然与人间有所牵连,但这份牵挂也只是一种淡淡的缘分,不再是重负。

“放意不妨娱绿野”,诗人释放了自己的心志,在青翠的田野中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勒功何必向燕然”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功名利禄的心境,认为无需刻意追求功绩,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即可。

最后,“姓名元在丹台上”,诗人提到自己的名字记录在仙人的名册之上,象征着精神上的超凡脱俗。“千岁徜徉小洞天”则是说,即使历经千年,也仍然悠然自得于这片小小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通过田园景物和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6)

汪大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姜梅山见寄

投分虽深迹却疏,君居东婺我西湖。

儿曹方喜承毛檄,父执应容效鲤趋。

慨念旧游多宿草,仅馀二老见霜须。

诗来唤起相思梦,又向梅山得楷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通山县寄朱元晦

碧涧环山麓,高低满百家。

途穷疏骑气,县古听蜂衙。

书倩云中雁,歌烦水底蛙。

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乐天居士诗集后时谪居庐山

居士当年谪九江,高怀往往寓篇章。

多言世上风波恶,不似閒中气味长。

千载声名虽莫及,一时踪迹偶相望。

若容俗驾追遗矩,待看南山结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袁右丞滋像

金玉相辉满画扉,高风未许一行题。

五朝冠盖联朱紫,八代文章焕壁奎。

四老德推商皓并,群英名许鲁贤齐。

凭将世谱从头看,道此真源出道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