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田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享乐的心境。开头“自入中书不计年”,说明诗人已经长时间地沉浸于书籍之中,对于世事年的流逝已经不再挂念。“只将方寸作良田”则是比喻,意指即使只有极小的一片土地,也能在心中培育出丰饶的精神世界。
“桑榆物外都无累”,这里的“桑榆”象征着平凡而自足的生活,没有世俗的牵绊。“桃李人家剩有缘”则是说,虽然桃李(比喻美好的事物)仍然与人间有所牵连,但这份牵挂也只是一种淡淡的缘分,不再是重负。
“放意不妨娱绿野”,诗人释放了自己的心志,在青翠的田野中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勒功何必向燕然”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功名利禄的心境,认为无需刻意追求功绩,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即可。
最后,“姓名元在丹台上”,诗人提到自己的名字记录在仙人的名册之上,象征着精神上的超凡脱俗。“千岁徜徉小洞天”则是说,即使历经千年,也仍然悠然自得于这片小小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通过田园景物和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