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方葆宇》。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瓠落馀生在,嘤鸣旧好存”,以瓠落(孤独)形容自己余生的孤独,同时表达了与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留存,如同嘤鸣之鸟,虽声音微弱,却能触动人心。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也突出了友情的珍贵。
颔联“夫君怀远别,昨日枉高轩”,点明了友人即将远行,诗人内心充满不舍。用“枉高轩”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不辞辛劳,特意前来相送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
颈联“小驿梅迎客,寒溪草闭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小驿旁梅花盛开,仿佛在迎接远行的客人;而寒溪边绿草丛生,门前似乎已关闭,暗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增添了几分离愁别绪。
尾联“无能具鸡黍,相送亦何言”,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准备丰盛的宴席来款待友人,只能以简单的言语表达心中的不舍之情。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陈恭尹以其独特的文笔,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诗歌既有深沉的哲思,又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