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辛忠敏南渡录

长城迤逦西复东,烽火犹照甘泉宫。

荧惑入斗下殿走,黄沙万里鹃花红。

神州陆沈始典午,铜驼荆棘无宁宇。

行酒天子泣逋臣,奉巾庶人颂圣主。

建业铜马浮江来,长淮以北多蒿莱。

襄国岧峣季龙阙,长川巀嶪佛狸台。

关西杨后陇西李,天上真龙起晋水。

天宝蕴孽野猪精,贞元伤心假狮子。

唐季藩镇益纷纭,沙陀特起鸦儿军。

姑夫称兵向巩洛,翁帝责赂捐燕云。

天福太后徽陵女,白衣待罪黄龙府。

北来吃饭主恩深,南向飏灰妾心苦。

天水龙飞开帝基,黄袍仓猝陈桥师。

薰风门外降王宅,长春殿前学士诗。

惜哉嗣皇多失德,艮岳竭尽万夫力。

道君端拱上清宫,媪相铺张燕山石。

朔方胡骑风萧萧,杜鹃凄绝天津桥。

城郭一朝华表改,烽烟三月咸阳焦。

平沙浩浩窜荒裔,毡庐惭对延禧帝。

役夫申恨骨碌都,府吏报恩阿计替。

马角乌头久不归,凄凉羌笛梅花飞。

珠结同心泽利妇,金钗一角盖天妃。

五国城边藁葬处,墓门无复冬青树。

首祸未蔽童蔡辜,复雠重为汪黄误。

百年兴废天难知,青城续赋遗山诗。

孟珙幽兰函朽骨,刘祁甘露题残碑。

稼轩奋笔书国耻,内讳颇乖春秋旨。

未妨杜牧著罪言,宁免魏收讥秽史。

建炎南渡颇偷安,愿写百本朝堂观。

激发功臣动毛发,针砭孱主无心肝。

东南半壁金瓯缺,抱虎枕蛟同一辙。

葛岭高筑半閒堂,兰亭私题二义碣。

我生颇似靖康时,举目河山泪满颐。

江南更无乾净土,河上坐拥逍遥师。

冲人高蹈勋华迹,文武旧臣奉金册。

衣冠何似广明年,正朔旋更至元历。

鼎湖一去龙为鱼,湘女祠前斑竹枯。

沧海横流无著处,搢绅莫复谈黄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绍弟创作的《读辛忠敏南渡录》,通过对辛忠敏南渡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悲壮与沧桑。诗中通过长城烽火、甘泉宫的遗迹,暗示了国家的衰败;神州陆沉、铜驼荆棘的景象,揭示了战乱后的荒凉。诗人借唐末藩镇割据、五代更迭的历史,批评了嗣皇的失德和权臣的专权,如艮岳的奢华与道君的偏安。同时,也提及了靖康之耻的痛楚,以及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

诗中既有对辛忠敏等忠臣的敬仰,也有对统治者的讽刺,如“东南半壁金瓯缺”反映了南宋偏安一隅的现实,“广明年”与“至元历”的交替,象征着政权的更迭。最后,诗人感慨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靖康之耻的深深痛惜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0)

黄绍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岩扬定夫前辈寄示感怀诗次韵奉答(其一)

九死馀生似裕之,秋风萧瑟鬓如丝。

私忧嫠妇周将陨,颇羡村人汉不知。

野草有心烧后在,残花无力雨中持。

玉京回首升平梦,可复衣冠尚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黄岩扬定夫前辈寄示感怀诗次韵奉答(其二)

郡记重编郑缉之,梓乡旧帙渺金丝。

赤城灵秀逶迤接,白石渊源约略知。

垂老生涯同寂寞,读书种子孰扶持。

至今墨妙碑亭过,尚忆先生坦腹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黄岩王玫伯同年后雕草堂落成寄诗索和次韵答之(其一)

略识文章豹一斑,传经著述二洪间。

暮年萧瑟初归里,故国周围剩有山。

闲与灵均吟楚泽,敢烦尹喜候函关。

露车草草差安稳,馀痛惊心倦鸟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黄岩王玫伯同年后雕草堂落成寄诗索和次韵答之(其二)

沧桑饱阅如传舍,莽荡乾坤一叶身。

杜老万间思突兀,放翁干步爱嶙峋。

手编诗集还题晋,口授经文未毁秦。

闻道草堂无俗客,哦松来伴岁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