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登石门

匹马破蛮烟。倚剑峰峦。雨晴天外好看山。

想见夸娥来裂石,划此孱颜。壮志任投閒。

射虎空还。元师曾出铁门关。

谁续西游编手录,醉墨斓斑。

形式:

鉴赏

这首《浪淘沙·登石门》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登山景象与诗人豪迈的情怀。

“匹马破蛮烟”,开篇即以“匹马”入题,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策马前行,穿越迷雾的画面,既显孤独,又寓勇往直前之意。“倚剑峰峦”,进一步渲染了登山的雄伟气势,仿佛诗人手中握着宝剑,面对险峻的山峰,展现出一种不畏艰难的决心。

“雨晴天外好看山”,雨后的晴空,使得远处的山峦更加清晰可辨,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接下来,“想见夸娥来裂石,划此孱颜”,运用夸娥(传说中的大力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山峰之高的惊叹,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如同夸娥般坚韧的力量。

“壮志任投闲”,尽管身处闲适之中,但诗人的壮志并未消减,反而更加坚定。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外界环境的反差,展现了其不为外物所动的精神风貌。

“射虎空还”,借用古代猎人射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有豪情壮志,却也深知世事无常,有时即使全力以赴,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感慨。这种自省与反思,使得诗歌情感更为丰富。

“元师曾出铁门关”,“元师”可能是指古代的边防将领,而“铁门关”则象征着边疆的险要与挑战。这一句不仅提到了历史上的军事行动,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身经历或理想追求的某种隐喻。

“谁续西游编手录,醉墨斓斑”,最后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文学与艺术,借用了《西游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继续记录下自己的冒险与探索,以及在创作中流露出的醉意与斑斓的情感。这不仅是对个人艺术追求的期待,也是对后世传承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既有壮志凌云的豪情,也不乏对现实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迤?碧河酒楼题壁

灯火浸平桥。垂柳楼台驻画桡。

鹦鹉帘栊蝴蝶幔,魂销。彷佛扬州梦不遥。

脂粉荡花妖。莺燕迷离暮暮朝。

别有尊前工唱曲,琴箫。月惯听歌厌寂寥。

形式: 押[萧]韵

满江红.别金井飞卿,即用见赠原韵

海上云萍,叹遇合、偏无多日。

空姚冶、江东词赋,才名争识。

马策风尘三载倦,龙标乐府双鬟索。

照海天、椽笔吐长虹,吾难敌。青楼赋,黄衫客。

王融扇,桓伊笛。洒欧洲半壁,数行狂墨。

君自五陵夸任侠,我怀一刺艰谋食。

约重逢、蓬岛醉樱云,听瑶瑟。

形式:

台城路.绿天楼琴酌,留别媚雅女士

悽弦忽作离鸾曲,潇潇画楼凉雨。

宝镜团愁,银镫照影,别有离筵酸楚。飘零倦旅。

问一样天涯,赏音何许。

此夕琴心,万千哀怨镇无语。

尘寰最怜小谪,恁华年锦瑟,孤负眉妩。

我亦频年,弹琴说剑,归去萍踪无据。深情慢诉。

祝如愿天中,海山重睹。早谶华严,赠君肠断句。

形式:

摸鱼儿.庚寅七月十一日束装东归,嬉婵、麦家丽、李拾璧、马丽婷、符梨姒五女史邀饯佛罗洼园林。即席赋谢,并以志别

向离筵、万花围绕,香城都化罗绮。

四年憔悴麟洲客,只有蛾眉同慰。情早系。

似湖海浮名,落拓称才子。弓衣绣未。

任宝扇题情,银笺缄恨,悽绝别愁寄。

狂生愿,甘老华鬘界里。怜侬归去非计。

尊前便解相思苦,不待骊歌终矣。杯莫置。

问如此江山,甚日能重至。瑶琴慢理。

怕天际峰青,酒边人远,幽梦隔云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