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

碧草通樵径,青松夹寺门。

已来亲眼见,难去对人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踏入寺庙时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与心境。首句“碧草通樵径”,以“碧草”和“樵径”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环境,仿佛一条绿色的通道引领着人们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青松夹寺门”,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庄严与静谧,青松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寺庙的古老与神圣。

“已来亲眼见”,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刻印象,暗示他可能已经多次造访此地,每一次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而“难去对人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对这份宁静与美的珍视,以及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感受。这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或许是对寺庙中所蕴含的超脱世俗、心灵净化之感的体验,或者是对某种难以名状的神秘力量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跟随诗人的脚步,亲身体验那份深入骨髓的宁静与感悟。

收录诗词(2)

明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寻竹隐寺

闻钟识寺遥,小径缘云入。

日暮冒岚归,秋衣不知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高山寺

山城枕江流,梵刹云中起。

钟鸣万户开,人在莲华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讲经台

乞食归来坐暝鸦,谭经每到白牛车。

东风柳絮吹晴雪,犹想天宫酌宝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萝壁山房

青萝壁下一僧房,长日唯烧一炷香。

风在竹栏人在定,鸟衔红柿落柴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