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

伯业随流水,寒芜上古城。

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八极悲扶拄,五湖来止倾。

东南天子气,扫地入函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功业如同流水般消逝,寒冷的荒草覆盖着古城墙。
广阔的天空映照着大海的颜色,岸边断崖传来退潮的声音。
天地间弥漫着悲伤,仿佛在支撑着摇摇欲坠的世界,五大湖的水也似乎要涌向这里寻求平衡。
东南方的帝王之气,如今衰败得如同扫地一般,全部流入了京城函谷关。

注释

伯业:指功业或事业。
流水:比喻时间流逝或事业的消逝。
寒芜:寒冷而荒芜的草木。
古城:古老的城池。
长空:广阔的天空。
海色:大海的颜色。
断岸:岸边的悬崖。
落潮声:退潮时的声音。
八极:古代指天地四方极远之处。
悲扶拄:悲伤地支撑。
五湖:泛指大湖,中国古代称天下为五大湖。
止倾:阻止倾覆。
东南天子气:象征帝王的气象。
扫地:形容衰败至极。
函京:函谷关,古代中国的关隘之一,象征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融合自然的意境,充满了悲凉与壮阔之感。

"伯业随流水,寒芜上古城。" 这两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古老的城堡在秋天的萧瑟气氛中被冷清的荒草所覆盖,而诗人仿佛随着流水漂泊,心无旁骛。

"长空横海色,断岸落潮声。" 这里的“长空”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天际与海相接,形成了一种浩瀚的蓝,而“断岸落潮声”则传达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苍凉。

"八极悲扶拄,五湖来止倾。" 这两句中的“八极”、“五湖”都是夸张的说法,表明诗人面对的是广袤无垠的自然景观,他的心情也是极度的悲凉与不舍。

"东南天子气,扫地入函京。" 最后两句则更深一层,诗人似乎要超越凡尘,凭借“东南天子气”——即道教中的仙气,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扫地入函京”,这“函京”可能是指隐退的所在,也可能是精神世界的一种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超脱,以及对自由和解脱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石潴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燄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伤友

玉棺来九天,凫舄掩穷泉。

芜没池塘屿,凄凉翰墨筵。

短期存大梦,旧好委浮烟。

我有幽兰曲,因君遂绝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早鸿

木落波浪动,南飞闻夜鸿。

参差天汉雾,嘹唳月明风。

野水莲茎折,寒泥稻穗空。

无令一行侣,相失五湖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