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代官员张佩纶在奉命治理黄河时的情景。首句“举朝动色议窴河”展现了朝廷上下对治河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紧张气氛,"窴河"可能指的是疏导黄河水患。次句“枣野堙成又瓠歌”暗示了过去的治河失败,人们只能以哀歌来表达无奈。
第三句“汉使博求中策赘”借汉使寻求良策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找到有效解决方案的决心,"赘"字寓含策略虽多但未能解决问题之意。第四句“禹功利导下游多”则赞扬大禹治水的精神,暗示自己也希望效仿古人,造福百姓。
第五、六句“傥迟竹落三旬塞,豫怯桃花二月波”通过自然景象,预示若治理延误,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水灾,桃花泛滥成灾。最后一句“今日狂澜仍只手,儿童走卒叹公皤”感慨当前形势严峻,诗人独自承担重任,儿童和走卒都为之感叹其年迈却仍力挽狂澜的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反映了治河工程的艰难,也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决心,以及对历史经验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