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名为《夏至》。诗中描绘了夏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

首句“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点明了夏至这一节气的特点,太阳在正午时分达到一年中的最高点,而阴气也开始悄悄复苏,预示着自然界阴阳转换的微妙变化。

接着,“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两句,以冰的融化为例,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冰的形成需要时间与条件,同样,事物的消融也需要时间的推移,这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生的普遍规律。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则转向对自然界生机勃勃景象的描述,同时暗含了对生命短暂、盛衰无常的感慨。万物在夏至之时生长繁茂,但谁又能预料到它们未来的凋零呢?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

最后,“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表达了诗人对于细微变化的敏感感知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君子在这里不仅指代了诗人自己,也象征了一种对生活有着深刻洞察力的人。他们能够从日常的点滴中感受到生命的韵律,既有对美好瞬间的欢愉,也有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他们在笑声与泪水之间徘徊,难以自持。

整体而言,这首《夏至》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至时节的自然景观,并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界变化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庭前松

手种庭前松,于今二十年。

清风时过之,我琴不须弦。

高标傲岁晚,秀色凝空烟。

有怀贞白君,世岂知其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閒居

荒庭芜弗治,翳翳草与筠。

池鱼出娱客,林鸟来依人。

閒居意自足,何者为戚欣。

况於黄卷间,时与圣贤亲。

形式: 古风

病中春寒

仲春尚寒气,林花无艳姿。

弊裘拥衰疾,风雨何凄其。

始雷发东隅,霁牖阳光披。

微风草际动,落英池面移。

幽禽变圆吭,游鱼扬细鬐。

我病自此愈,泛舟溪水湄。

小舆指南盖,短筇问东毗。

机心不复有,高蹈农与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松涧诗赠丁师善

青松上参天,下有幽涧泉。

高人居其閒,万虑不至前。

读书得妙趣,视世等浮烟。

胡为舍此去,杖策走日边。

要当陈忠益,民瘼会有痊。

却归弄泉石,静听松风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