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八声甘州.余客燕山,心传曾君携日观葡萄见示,辄倚玉田甘州韵,形容墨妙之万一云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

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

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

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

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

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

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满载着无数颗珍珠般的爱意,特意写下这芬芳的诗篇。
想象黄昏时分,云淡风轻,夜晚深沉,月影静静地映照在窗户上。
那枝头一枝两叶,透露出秋意的冷清,我在笔下描绘出秋日的景象。
我参悟了圆满明亮的智慧,如同日出破晓,开拓新的视野。
最是那柔软的胡须和挺拔的茎秆,随风摇曳,如雾般朦胧,别有一番高雅趣味。
再淋漓尽致地挥洒草书的神韵,墨迹犹带香气。
珍视这份美好,卷起收藏,它最适合放置在道人的床头枕边。
踏上江南之路,期待日后再次相见,共话往昔的凄凉往事。

注释

累累:形容众多。
贯骊珠:比喻珍贵的爱意或诗篇。
幽芳:幽雅的芳香,指诗篇的意境。
黄昏:傍晚时分。
清影:月影。
冷澹:清冷淡泊。
圆明相:佛教用语,指智慧的圆满和光明。
日观:日出,象征希望和新开端。
柔髭:柔软的胡须。
修梗:挺拔的茎秆。
雅趣:高雅的情趣。
草圣:指书法中的草书艺术。
墨犹香:墨迹仍有香气,形容书法艺术的魅力。
珍重:珍惜重视。
道人床:隐士或道士的床榻。
江南路:泛指南方的道路。
凄凉:悲伤或冷清的往事。

鉴赏

这首词作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笔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开篇“爱累累、万颗贯骊珠”即设定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珍视,同时也暗示了词中将要展现的精致细腻。在“特地写幽芳”一句,作者表明了自己的创作初衷,是为了捕捉和传达那些微妙而又隽永的情感和景象。

接下来的“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构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安谧的夜晚之中,那份恬淡与寂寞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写照。紧接着,“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则透露出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感悟,以及通过书画来捕捉时光流转的艺术追求。

“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表达了词人对于宇宙自然之美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命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深刻领悟。以下,“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扬的情怀,词人以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欣赏着生命中的美好和自然界的风采。

“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一句,更深化了对书画艺术的崇尚与享受。在这里,“草圣”指的是草书法,而“把玩墨犹香”则展示了词人在欣赏书法时那种沉醉和愉悦。

结尾的“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表达了一种珍视与收藏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往记忆的留恋。

总体来看,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精湛的艺术造诣,更在语言和意境上实现了高水平的融合,构建了一种超越时空、触及心灵深处的美学境界。

收录诗词(6)

刘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至道元年(995年)九月十八日生。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名列第二。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共7年,“自进士设科,擢高第至宰相者,吉郡以沆为首”,在位以“长于吏事”著称

  • 籍贯:今江西省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
  • 生卒年:995—1030

相关古诗词

和敬夫斜川诗

病著不任事,淹卧心自休。

经时不出门,况复斜川游。

每觌节物换,恍惊时序流。

少年喜追逐,聚散水上鸥。

沈舟枯木伴,风帆春树丘。

我病正尔许,怀念老朋俦。

有酒不能饮,徒有献与酬。

故人酌佳日,亦复我念否。

佳章写怀抱,一读宽百忧。

吾君念远民,归计未易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一剪梅(其二)和敖秋崖为小孙三载寿谢

人生总受业风吹。三岁儿儿,八十儿儿。

深闺空谷把还持,啼看人知,啼怕人知。

客中自种绿猗猗。月下横枝,雪下横枝。

尊前百岁且开眉,今岁今时,前岁今时。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其一)和人催雪

万事如花不可期。花不堪持,酒不堪持。

江天雪意使人迷,剪一枝枝,歌一枝枝。

歌者不来今几时。姜影无词,张影无词。

不歌不醉不成诗,歌也迟迟,雪也迟迟。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八声甘州(其一)

问海棠花下,又何如、玄都观中游。

叹佺巢蜀锦,常时不数,前度何稠。

谁见宣华故事,歌舞簇遨头。

共是西江水,不解西流。

在处繁华如梦,梦占人年少,生死堪羞。

任倾城倾国,风雨一春休。

醉逢君、何须有约,醉留君、系不住扁舟。

空又失,花前一笑,绿尽芳洲。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