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申浦感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反思。
首联“春申江上寄遥情,事隔经年百感并”,开篇即以春申江为背景,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春申江,这里可能是指长江或某一特定的江流,诗人站在江畔,遥想往事,心中涌起种种复杂的情绪,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交织在一起,引发了百感交集的情愫。
颔联“坐看青娥成老大,闷邀红友话平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坐在江边,看着曾经青春美丽的女子如今已步入老年,不禁感叹岁月无情。同时,他邀请老友相聚,借酒浇愁,聊以慰藉心中的寂寞与忧伤,试图在回忆中寻找安慰。
颈联“潮回海曲无边树,月落天涯何处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孤独的氛围。潮水退去后,海角的树木显得更加辽远;月亮落下,远方的城市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空旷,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迷茫与探索。
尾联“大鸟止庭三载久,未应贻笑不飞鸣”,以大鸟在庭院停留多年而不展翅高飞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或他人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可能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即即便身处困境,也不应放弃追求与希望。
整体而言,《申浦感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