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李神木北上,同白斋饯之

浊酒三杯,余与徐生,为饯君行。

正南墙春暖,梅花顿绽,北池雨过,柳带刚青。

如此风光,真堪聚首,何事轻装又远征。

登高望,怅蓟门千里,无限离情。知君未免沾膺。

恰今夕、狂歌兴倍增。

任酒酣已往,偏能说剑,更阑而后,且复谭兵。

倒马关前,王陵城下,此去经过百感生。

兵争后,恐阴燐未灭,战血犹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北上远行的关切。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浊酒”、“梅花”、“柳带”等,营造出一幅春日送别的温馨画面。同时,通过“南墙春暖”、“北池雨过”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如此风光,真堪聚首,何事轻装又远征”,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友人不得不离开的无奈。登高望远,面对“蓟门千里”的辽阔,词人不禁感慨万千,将离愁别绪寄托于眼前的景色之中。

下片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友情与离别的主题。词人提到“狂歌兴倍增”,在离别之际,借酒浇愁,以歌声表达心中的情感。尽管“酒酣已往,偏能说剑,更阑而后,且复谭兵”,在欢聚之后,谈论的仍然是与战争相关的话题,这既体现了词人对友人身份的理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现实。

最后,“倒马关前,王陵城下,此去经过百感生”,预示着友人此行将面临诸多挑战和复杂的情感体验。而“兵争后,恐阴燐未灭,战血犹腥”则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8)

陆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己亥十月重过何阜闻缪函九、豹文叔侄今年皆四十初度,题词以赠

怪煞双丸,电掣波翻,底事如驰。

记忘年可友,衡方齿少,南邻觅阮,咸亦肩随。

顾我殊惭,目伊何似,谢树临风玉两枝。

惊相问,今四旬都过,消减光仪。吾衰更复奚辞。

算久已、飞腾不系思。

纵才华似尔,工诗无益,行藏如仆,赋命偏奇。

人说当初,负薪翁子,五十乘骢守会稽。

吾长啸,也明年曰艾,怀绶何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归里后,寄乔文梁、洛闻兄弟

客邸相逢,酌酒欷歔,余胡式微。

向木兰院里,惯为羁客,西华道上,尚著絺衣。

一夜秋风,动人乡思,径挂蒲帆带雨归。

归来日,已叶堆荒砌,草没荆扉。橐中金剩几希。

都未暇、怜渠妇子饥。

且买从旁舍,浊醪殊妙,持来左手,紫蟹初肥。

恨不囗囗,同君兄弟,坐此閒轩话夕晖。

江天外,纵烟波无际,魂梦能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题李艾山先生像二首(其一)

吾邑人文,实自先生,再起词场。

当永嘉之末,犹闻正始,杜陵而下,不愧襄阳。

伯仲相师,朋交迭倡,日坐先公旧草堂。

閒高咏,与卧游宗丈,探讨微茫。不知底事心伤。

长北望、神州意激昂。

纵杯中酒热,焉能遣恨,风前泪落,只使沾裳。

土室卑栖,牛车稳卧,多少遣民此遁荒。

今安在,总云飞星散,人去琴亡。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题李艾山先生像二首(其二)

最震伤心,二十馀年,不见吾亲。

记临终有托,累公弱息,没身不负,勖我先人。

思旧情深,矜孤谊重,几载从游若饮醇。

今回首,叹骑箕去后,忽判多春。像惟三益传神。

恰刘子、兹图亦写真。

看霜髯雪鬓,丰标如在,苍松乱石,笔墨犹新。

补景为谁,妇翁吴老,也向重泉结比邻。

题词罢,对一天风雨,百感酸辛。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