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松针

凉霄月影,照碧纱窗外,刺来欲逗。

冬心深护寒风里,正是缝裳时候。

云软铺绡,雪深卷絮,乞与苍髯瘦。

针神谁擅,天衣无缝能就。

却怪春色年年,名园桃李,毕竟谁工绣。

偏是翠钗甘寂寞,依旧空空妙手。

制芰成衣,纫兰为佩,或是同心友。

离离山上,绿苗新吐还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此诗《念奴娇·松针》由清代诗人钱湘所作,描绘了冬日月光下松针的独特景象,以及其与春色、桃李的对比,展现了松针的坚韧与静美。

首句“凉霄月影,照碧纱窗外,刺来欲逗”,以月光洒在碧纱窗外,仿佛要挑逗松针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冬心深护寒风里,正是缝裳时候”两句,将松针比作冬日的守护者,它们在寒冷中生长,如同缝制衣物般坚韧不拔,赋予了松针以生命力和象征意义。

“云软铺绡,雪深卷絮,乞与苍髯瘦”三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将松针与云、雪、苍髯(老者的胡须)相联系,进一步凸显了松针的柔软与坚韧并存的特质。这里不仅描绘了松针的形态,更赋予了其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

“针神谁擅,天衣无缝能就”两句,将松针比作针神,赞美其技艺之高超,能够创造出如同天衣无缝般的完美作品,表达了对松针独特魅力的赞叹。

“却怪春色年年,名园桃李,毕竟谁工绣”四句,通过对比春日的桃李与松针,强调了松针虽不显眼,但其内在的坚韧与美丽同样值得赞美,暗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共生。

“偏是翠钗甘寂寞,依旧空空妙手”两句,以翠钗(古代女子头饰)的寂寞与松针的空空妙手相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松针的独立与内敛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对松针孤独坚守精神的颂扬。

“制芰成衣,纫兰为佩,或是同心友”三句,通过制芰(菱角叶)成衣、纫兰(兰花)为佩的比喻,表达了松针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以及它可能成为志同道合之人的象征。

最后,“离离山上,绿苗新吐还又”两句,以山上绿苗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永恒,呼应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松针及其所代表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深深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针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坚韧与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

钱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红蔷一丈开如锦。胭脂映逗纱窗影。风急五更头。

残英满地愁。年年春欲去。开放花无数。

只解□罗巾。何曾留住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阶前遍种双蝴蝶。花开袅娜春无力。风动护花铃。

迎风粉翅轻。绿窗回梦短。梦影偏凌乱。

花里见深深。当阶仔细寻。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绿盆种得青荷小。花枝消息寻来早。斜倚叶田田。

开成并蒂莲。昨宵逢七夕。艳斗秋花色。

折取供筵前。双星应见怜。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高阳台.年年小池左侧秋海棠盛开,今花时过亦,红苞寂然,赋此寓感

叶碧低遮,花红散缀,年年深护秋阴。

倩影含娇,亭亭照出波心。

西风又是花时节,倚雕栏、消息重寻。

一日间,几度徘徊,几遍沉吟。

芳魂一缕知何处,但苔深静掩,雨细斜侵。

空自凄凉,早秋望到而今。

名花应怕人肠断,只这番、肠断偏深。

待重新、洒向阶前,清泪涔涔。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