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仁王求首座

片帆西借东风力,回首三山春一色。

何人孤啸月中闻,知是无尘岩上客。

风山武夷之宗支,千岩万壑帝所规。

天怜傲吏赐我履,恨不与子相谐嬉。

问法年来定成市,藤蔓遥知罥衣袂。

手攀荔子约同尝,绝胜林间啄残柿。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寄仁王求首座》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与自然美景的画面。

首句“片帆西借东风力”,以轻盈的帆影和借力东风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接着“回首三山春一色”一句,将目光转向远方,春色满园,三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景的赞美与向往。

“何人孤啸月中闻,知是无尘岩上客”两句,通过月夜中的一声孤啸,引出一位超脱世俗、隐居岩上的高士形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敬仰和追求。

“风山武夷之宗支,千岩万壑帝所规”则进一步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其作为道教圣地的地位,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天怜傲吏赐我履,恨不与子相谐嬉”两句,以天赐之履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与友人共赏自然美景的遗憾与期待。

最后,“问法年来定成市,藤蔓遥知罥衣袂”两句,通过询问法门是否已成市集,以及藤蔓知人之意,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手攀荔子约同尝,绝胜林间啄残柿”则是对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直接描绘,通过对比荔枝与残柿,强调了新鲜与美味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然之乐的珍视。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感悟,以及对友情与美食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汪彦允见和约游东山作荔枝次韵

天工倾倒不馀力,唯有荔枝香味色。

君家桃李要争妍,肠断鬓丝禅榻客。

书生瓮菹天所支,煮茗誇妓非良规。

腹饥眼寒君不忍,著诗唤作东山嬉。

冰盘绛实光照市,归来香满巫阳袂。

明日人传玉蕊仙,绝胜空赋青龙柿。

形式: 古风

止戈堂

高堂岩岩面势尊,洞见万井开重门。

元戎务简玉帐静,缓带酌客娱朝昏。

忆初饿隶起篁竹,一啸千里来黥髡。

将军揽镜媚巾帼,何异搏虎驱狐豚。

只今休父八州牧,身佩重寄忧元元。

惊尘错莫羽书密,虽有美酒谁同樽。

沈机且复长辔御,沥恳何啻血面论。

楼船一夕飞度海,汉家上将来天阍。

狂童束手赴烈火,雕戈不污妖血痕。

坐谯饮至凯歌入,船粟往哺遗民存。

五兵包裹高阁束,止戈新榜真成言。

便当频与方外吏,徙倚风月星河翻。

几年牡籥飞不守,河济逆气腥乾坤。

知公快挽天河手,坐视黠虏方游魂。

权舆闽越聊小试,宁复久此淹遐藩。

农桑万里望公等,愿见四海无营屯。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侏儒

侏儒饱官粟,适市行勃窣。

但知随众笑,了不见优拙。

暮归遭客问,闵默羞齰舌。

心知续凫悲,慎莫尤造物。

形式: 古风

中秋赏月

去年中秋雨,野芦凄薄寒。

惊尘暗一方,客枕那得安。

起呼对床笫,揽衣步蹒跚。

握手仰太息,宇宙何时宽。

今年中秋月,并海窥涛澜。

坐看郁蓝天,忽涌白玉盘。

眷言双峰客,倚闾念衣单。

亦复取樽酒,承颜有馀欢。

天涯等牢落,世路方艰难。

且遵秉烛语,毋为泣河叹。

停杯玩飞辙,河汉静不湍。

痴儿亦不眠,苦觅蛙兔看。

洲出暗潮落,鬓衰香雾漙。

佳句付惠连,何时解归鞍。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