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
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这首诗描绘了木犀花的美丽与香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木犀花在秋季的独特魅力。首句“风流直欲占秋光”直接点明了木犀花在秋天的风姿卓越,仿佛要独占秋日的风光。接着,“叶底深藏粟蕊黄”则通过比喻,将木犀花的花蕊比作隐藏在叶子下的粟米,形象地描绘出花朵的娇小与金黄色泽。
“共道幽香闻十里”一句,强调了木犀花的香气之浓烈,即使在远处也能闻到,展现出其香气的扩散力和影响力。“绝知芳誉亘千乡”则进一步说明了木犀花不仅在本地享有盛名,其美誉更是传遍了千里的地方,体现了木犀花的声名远播和人们对它的高度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犀花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
不详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笑含菊彩媚疏篱,巧作葵妆傍曲池。
颜色从他矜速肖,芬馨如此孰争驰。
心禀犀文饶地力,体薰蟾影夺天香。
图形好命丹青手,絺句须烦锦绣肠。
广寒秋桂映天池,休说当年折得时。
韵胜今逢岩下种,价高宁靳橐中资。
簪鬓新枝立晚晴,淡妆异馥称双清。
梦魂不记前来事,愁逐江潮日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