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的《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对广寒宫的想象与感慨,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首句“广寒重到恐荒凉”,表达了诗人对广寒宫再次造访时可能景象荒凉的担忧,暗含着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接着,“画柱津桥字数行”描绘了一幅画面,仿佛在广寒宫中漫步,看到装饰精美的柱子和桥梁上刻着的文字,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古朴的气息。
“莫唱伊凉天宝曲”,这里的“伊凉天宝”借指古代的音乐或文化,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无奈与哀叹。最后,“汉家今已失河湟”则直接点明了主题,暗示了国家领土的丧失,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变迁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广寒宫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