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东安道中作

蒲帆初过古端州,又向东安道上游。

处处青山回曲径,丛丛修竹荫清流。

新秧已逗春泥出,薄雾旋兼宿雨收。

惟有木棉似相识,飞红片片送行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再次途经东安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句“蒲帆初过古端州”,开篇即点明行程,蒲帆轻盈地越过历史悠久的端州,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又向东安道上游”一句,表明诗人并非初次造访,而是再次踏上这段熟悉的旅途,流露出一种亲切与熟悉感。

“处处青山回曲径,丛丛修竹荫清流。”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沿途的山川美景。青山环绕,曲径通幽,竹林茂密,清溪潺潺,竹影婆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诗人通过“回”和“荫”两个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旅途的悠长与景色的变换。

“新秧已逗春泥出,薄雾旋兼宿雨收。”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气息。新种的秧苗破土而出,昭示着生命的复苏;薄雾渐渐散去,宿雨也随风而去,天空变得清澈明亮。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惟有木棉似相识,飞红片片送行舟。”诗人以木棉花作为结尾,赋予了旅程一种特别的意义。木棉花的红色如同火焰般热烈,仿佛是老友在为他送行,既表达了对旅途的期待,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一句情感饱满,寓意深远,给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与感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希望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王贯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插秧

杏花时节近中和,二月江村已插禾。

但得春阴连日酿,不辞红雨湿青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秋晚

园林萧瑟动商飙,居傍农家乐事饶。

九月前村闻酿酒,三叉仄径看归樵。

汀沙有火秋行蟹,江水无声夜落潮。

桥上几回车马过,惟余闲客独逍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今日

今日天气新,取酒会四邻。

列坐芳树下,慰此平生亲。

肴核虽无多,相对有余欣。

春风动百草,春服喜初成。

仰看涓涓流,仰聆嘤嘤鸣。

抚弦各高歌,曲罢浮云征。

人生足欢乐,何用多悲辛。

形式: 古风

初夏吟

春风三月草萌芽,谁家客子远辞家。

高馆沉沉昼欲暮,胜事自知长咨嗟。

行吟坐惜春归去,一春未见桃李花。

桃李花飞减却春,繁华一去蹴香尘。

成阴结实今何许,欲问悠悠行路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