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閒老人(其三)

何处龙江叟,堪专水月盟。

众人皆此坐,天下与谁平。

不有终南病,能甘谷口耕。

题诗搔短鬓,老子不无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的《得閒老人(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水边月下的情景,他似乎在与自然进行着某种约定或对话,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句“何处龙江叟”,以“龙江叟”这一形象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那位隐居于龙江之畔的老者,他的存在是否真的如传说中那般超凡脱俗。接着,“堪专水月盟”一句,点明了这位老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他似乎与水和月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它们的知己。

“众人皆此坐,天下与谁平”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老者的独特之处。在众人都沉浸于尘世的喧嚣之中时,他却能够独善其身,寻求内心的平静。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老者超然物外境界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物质、忽视精神生活的反思。

“不有终南病,能甘谷口耕”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老者的生活状态。他或许曾有过在终南山的修行经历,但最终选择了更为贴近自然、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在谷口耕种。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自由、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生活之外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题诗搔短鬓,老子不无情”两句,以老者题诗为结尾,既表现了他在生活中保持了创作的热情,又暗示了他虽年岁已高,但内心依然充满激情与活力。这里的“老子”一词,既是对老者的尊称,也暗含了对先贤智慧的传承与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人们过于追求物质而忽视精神生活的现象进行了反思。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遗爱为扬州刘同知作

扬州何处月,老去更江湖。

赤子千年戴,青天片石孤。

乾坤尧舜事,贤圣禹皋谟。

我问程夫子,浮云是有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谢景瞻送蒲石

老子书斋可,虚明小弟成。

已交庭草翠,可少石蒲清。

拜受吾侪感,携擎此老情。

虚灵终藉服,岂但得长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刘员外母

感激三年戴,悲伤万古图。

长江如可断,此泪亦须无。

何忝真员外,无成遂老夫。

哀歌云水地,病眼血流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寄新安宋同知

把臂华亭县,匆匆一语间。

㩳身频要路,回首独空山。

人与何年别,书曾几字还。

题诗无限意,分付菊花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