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崔嵬山下石,如马亦如人。
玉老龙蛇护,庵空岁月新。
访僧非旧识,览壁但伤神。
更恨无流水,难寻洞里春。
这首诗描绘了马仁山下一块奇特的石头,其形态既像马又似人,展现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之处。石头上可能覆盖着古老的玉石,仿佛龙蛇守护着这片神秘之地,而古老的庵堂虽已空寂,却依然焕发着新的岁月气息。
诗人来访时,并非与僧人相识,只能在墙壁上留下深深的感慨。这里的“壁”可能指的是寺庙的壁画或题记,让诗人不禁思绪万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无法找到通往山洞春天路径的遗憾,隐含着对探索未知世界渴望与失落的情感交织。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美景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引人深思。
不详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七十馀岁老朝郎,曾向元祐说文章。
如今白首归田后,却与杨姝洗杖疮。
碧水苍山照眼青,始知朱邑爱桐城。
重来二十三年后,犹有斯民眷眷情。
白云岩畔旧相逢,往日今朝事不同。
夜静水寒鱼不食,一炉香散白莲峰。
觉地相逢一何早,鹘臭布衫今脱了。
要识云居一句玄,珍重后园驴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