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月落窗未曙,邻鸡再三啼。

揽衣起徘徊,傍水鸣鸊鹈。

木末雾气薄,花梢露华低。

晨光一开豁,照耀东与西。

隔屋鸟语碎,叫云鹤声齐。

治生不可缓,童仆勤锄犁。

春晓最清淑,竟作春晓题。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春晓》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宁静与生机,充满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和农事的忙碌氛围。

首句“月落窗未曙,邻鸡再三啼”,以月落暗示夜色渐淡,曙光未至,邻近的鸡群已多次啼鸣,营造出黎明前的宁静与等待。接着,“揽衣起徘徊,傍水鸣鸊鹈”描述了主人公披衣而起,在水边漫步,鸊鹈鸟的叫声为清晨增添了几分生机。随后,“木末雾气薄,花梢露华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树木顶端薄薄的雾气和花朵上低垂的露珠,将清晨的清新与湿润描绘得淋漓尽致。

“晨光一开豁,照耀东与西”一句,晨光初现,光芒四射,照亮了东西两个方向,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充满希望与活力。接下来,“隔屋鸟语碎,叫云鹤声齐”描绘了鸟儿在不同位置的鸣叫,既有细微的碎语,也有高亢的鹤鸣,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最后,“治生不可缓,童仆勤锄犁”表达了对农事的重视,强调了春天是播种与劳作的关键时期,孩子们和仆人们都在忙碌地耕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春晓最清淑,竟作春晓题”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春日早晨的清新与美好,不仅是自然界的展现,也是农事活动的开始,寓意着新的希望与努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清晨的独特魅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收录诗词(116)

舒頔(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 字:道原
  • 籍贯:(今属安徽省)

相关古诗词

閒步

和风漾晴云,约我散芒屩。

步出东南郊,晴景欣有托。

□鸟鸣嘤嘤,幽花澹漠漠。

平生江海交,乱后半沦落。

惟馀白发翁,林下甘寂寞。

眼前儿与孙,懒惰不好学。

缅怀栗里人,取醉聊自乐。

形式: 古风

次朱克用万户韵

和风骀荡柳腰斜,茅屋溪边卖酒家。

马首翩翻旗脚转,何如偏惹帽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采石

江声似欲欺文士,月色曾经照锦袍。

八百仙人骑白鹤,紫箫吹彻碧云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维扬十咏(其一)明月楼

昔年明月照盈盈,今日楼空月自明。

银甲锦筝歌舞地,寒鸦落月澹孤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