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还舍一首

乱定还三径,阴阴夏木初。

惊弦无固志,巢幕且安居。

宴坐心如地,幽寻步当车。

经丘仍窈窕,绕屋正扶疏。

抟黍空怀友,提壶或起予。

老来无住着,聊复爱吾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避难之地返回家园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乱定还三径”,点明了诗人从动荡中归来,回到了自己隐居的小径,暗示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纷扰世事的逃避。

接着,“阴阴夏木初”一句,通过描绘夏日初至、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平和。

“惊弦无固志,巢幕且安居”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被惊动的鸟儿,虽然失去了原有的坚定意志,但暂时选择在巢穴中安居,象征着诗人面对外界干扰时内心的挣扎与妥协。

“宴坐心如地,幽寻步当车”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宴坐,即静坐,心如大地,意味着心灵的广阔与稳定;幽寻,即深入探索,步当车,以步行代替车辆,强调了诗人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经丘仍窈窕,绕屋正扶疏”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丘间,绕过房屋,周围树木繁茂的景象,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欣赏。

“抟黍空怀友,提壶或起予”两句,通过描述诗人独自品尝食物(抟黍,可能指用手抓食)时怀念朋友,以及朋友偶然来访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丰富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老来无住着,聊复爱吾庐”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居住之所的淡泊态度,只是简单地喜爱自己的小屋,体现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淡然处之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从避难回归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得赵叔问衢婺道中书作寄

田中有秫醉渊明,石上无禾养伯龄。

耸涧苍根终郁郁,拂云归翼会冥冥。

避喧人境心随远,入梦家山眼共青。

岁晚定知成二老,深惭招隐苦丁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答江彦文送行长句(其一)

醉里求名苦不情,翛然谁信万缘轻。

却观尘境端如梦,更喜幽栖得此生。

游客乍归寒雀噪,山人还去晓猿惊。

会当蜡屐同幽讨,无限青山照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答江彦文送行长句(其二)

赠行新句比阳春,朝奏当年竦缙绅。

素业异时应有待,玄谈高处亦无论。

平生肮脏皆华首,阅世崎岖信损神。

只恐鹤书还赴陇,未容公作独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江子我见寄长句

泥行正作龟藏穴,雾隐初徵豹一斑。

岂有高标如冠玉,况无谈舌解连环。

一登文石趋宣室,三窃蟠桃向道山。

早晚共寻鸡黍约,林泉犹得半生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