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太守重游丹霞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宰官难见得閒身”,以“宰官”自指,暗示其身份为地方官员,却难得闲暇,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接着,“几度空山访隐沦”一句,点明了多次探访山林,寻找隐逸之士的情景,流露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彩笔遍题丹峤石,布帆两挂锦江春”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彩笔题字于山石之上,布帆挂于江面,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彩笔不仅代表了文人的才华,也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布帆挂于锦江春色之中,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
“溪光有影窥微雨,鸟性无机狎贵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溪水映照着天空的微雨,鸟儿不设防地亲近“贵人”,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美好的互动。
最后,“一宿东风芳草外,庭花如梦又重新”两句,以东风吹拂芳草,庭花仿佛在梦中重生,寓意着生命与自然的循环不息,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