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尾词

龙门千尺桐,化为爨下焦。

不遇蔡中郎,大音终寂寥。

所以九苞凤,千年鸣一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鉴赏

这首《焦尾词》是明代诗人胡奎的作品,巧妙地运用了“龙门千尺桐”这一典故,借以表达对艺术与才华被埋没的感慨。

“龙门千尺桐,化为爨下焦。”开篇即以“龙门”象征高远的艺术殿堂,“千尺桐”比喻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然而最终却“化为爨下焦”,形象地描绘出才华被埋没、理想破灭的悲凉景象。

“不遇蔡中郎,大音终寂寥。”这里提到的“蔡中郎”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音乐家蔡邕,他精通音律,被誉为“音乐之神”。诗人通过假设若没有遇到蔡中郎这样的知音,即使有着绝世的才华(“大音”),也终究会因无人欣赏而寂寞无声。这句诗深刻揭示了艺术创作与社会认可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知音对于艺术价值实现的重要性。

“所以九苞凤,千年鸣一朝。”“九苞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着非凡的才华和卓越的成就。“千年鸣一朝”则表达了即使拥有千年之久的才华,也需要在某一特定时刻得到展现和认可。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机遇对于才华展现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虽有才华却未能充分施展的艺术家们的惋惜之情。

综上所述,《焦尾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探讨了艺术与才华在现实世界中的遭遇,以及知音对于艺术价值实现的关键作用,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深深遗憾。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团扇词二首(其一)

明月有时缺,团扇空自圆。

月缺终还满,扇圆仍弃捐。

不如秋水镜,长挂玉台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团扇词二首(其二)

团扇团如白玉盘,玉盘比似月团团。

早知玉树秋风近,不把閒愁写素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香风词

洛阳万花如锦机,春风吹上绣罗衣。

日高走马章台路,蛱蝶一双相逐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春夜词

大江春水流汤汤,中有万斛之龙骧。

南北二斗相低昂,泰阶六符白煌煌。

牵牛织女遥相望,欲渡不渡河无梁。

我思美人天一方,展转不寐愁何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