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寓悟空院刹行而书之

寂寂精庐切半空,古原高下稻花中。

莲趺披素轻云梵,花萼雕红细雨宫。

孤鹤睡迷千树月,断蝉吟绕五更风。

心縻尺组遥相谢,归马南蹄疾似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寂静的精庐半悬空中,稻花在高低起伏的古原上盛开。
白莲如云朵般轻盈,梵音在细雨中的寺庙中回荡。
孤独的鹤在月光下沉睡,断续的蝉鸣随五更风环绕。
心系远方,以尺带遥祝,归来的马蹄疾如蓬草飞舞。

注释

寂寂:非常安静。
精庐:僧人的住所。
切半空:几乎与天空相接。
古原:古老的田野。
稻花:稻田里的花。
莲趺:莲花座垫。
披素:覆盖着白色。
梵:梵语,指佛教。
细雨宫:细雨中的宫殿。
孤鹤:孤独的仙鹤。
千树月:月光洒满千树。
断蝉:断断续续的蝉鸣。
五更风:拂晓时分的风。
心縻:心系、挂念。
尺组:象征性的礼物或信物。
遥相谢:远远地致谢。
疾似蓬:快得像蓬草随风飞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诗人蔡襄以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座位于半空中的寂寂精庐,周围是高低起伏的古原,稻花飘香,构成了一片田园风光。"莲趺披素轻云梵"形象地描绘了莲花座像白云般轻盈,梵音在空中回荡,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神圣。"花萼雕红细雨宫"则以细致的描绘,形容花儿在细雨中如宫阙般精致,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孤鹤睡迷千树月,断蝉吟绕五更风",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一只孤独的鹤在月光下沉睡,而断续的蝉鸣在五更的微风中回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心縻尺组遥相谢,归马南蹄疾似蓬"收尾,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远方,但心系于此,对禅院的感激和思念之情,仿佛连归马的南蹄都带着急切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人对自然与禅修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家乡和精神归宿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

别驿临溪曲,清寒结晓阴。

滩声生乱石,雨意在閒林。

登第年华久,相逢礼爱深。

茶山春物近,那得共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广陵

广陵归客叹飞蓬,怀古伤离向此中。

前世翻波那复问,十年弹指已成空。

楼头画角催残日,城上寒鸦噪晚风。

井径萧条人不见,又随潮信度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其七)

攒宫开七月,隧路闭千秋。

地带三川拆,天含万国愁。

鸟云知圣没,龙驾想神游。

厚禄将无报,惭恩更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其六)

俭勤追禹绩,恭让体尧仁。

措枉朝多直,除苛吏尽循。

遵儒恩礼异,左戚赏刑均。

立子知天意,超然即上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