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览秀堂玩葵次韵

青尊同客对奇株,又见灵根禀气殊。

锦在丛中虽漫尔,丹求心上却相如。

三阳倾向逢虞日,五色灿烂忆帝裾。

绕膝儿孙花下舞,传芳宁解继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客人与主人共饮于秀堂,观赏奇葵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葵花的生长环境与内在气质描绘得生动形象。"青尊同客对奇株",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青色的酒樽与客人相对,奇葵作为主角,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又见灵根禀气殊",点明了葵花与众不同的生命力和气质,仿佛蕴含着特殊的灵气。

接下来的"锦在丛中虽漫尔,丹求心上却相如",运用比喻手法,将葵花比作锦簇中的一抹色彩,虽然平凡,但内心追求的却是如同丹心般的高洁。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葵花的外在美,也揭示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

"三阳倾向逢虞日,五色灿烂忆帝裾",进一步描绘了葵花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以及它与帝王的关联,象征着高贵与荣耀。"三阳"代表温暖的阳光,"虞日"可能是指帝王的恩泽,"五色"则形容葵花色彩斑斓,"帝裾"则是帝王的衣裳,这些词语共同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华丽的氛围。

最后两句"绕膝儿孙花下舞,传芳宁解继三馀",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孩子们围绕在老人身边,在花下嬉戏舞蹈,传承着美好的情感与知识。"传芳"意味着传承美好,"继三馀"则可能暗指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强调了教育与传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葵花的生长环境、内在气质以及与人的互动,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后辈教育的重视。

收录诗词(466)

区元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时呈郭二守

过去殍艘急似飞,万家儿女吁天悲。

岂无大将舒筹策,终见凶酋叹靡披。

流血可堪壤土赤,救焚何补羽书驰。

长城此日真凭寄,为靖妖氛报玉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早秋

帘捲高堂颢露飘,坐收纨扇暑全消。

山腰月转花流席,石齿泉鸣溪入潮。

远戍砧声悬浩月,高楼玉笛起中宵。

炎凉渐入平分候,调燮宁忘望斗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兰窗

隐谷秋深有异芳,捲帘琼朵汎崇光。

坐忘应许人为一,注品还教蕙作双。

绮陌风情徒自蔼,山林意态故难降。

离骚读罢潇湘近,纫佩无劳问涉江。

形式: 七言律诗

对菊和周茂才

客来结驷共云霞,曾是桃源旧隐家。

九月可人过十月,菊花流滟到梅花。

纵情岁日吾烟艇,得意文章子国华。

何许长安红十里,相将蓑笠送秋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