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正统屡更易,遭厄如沸汤。

上天降英主,戡乱定四方。

偃武脩文德,纳谏大度彰。

规模实宏远,治具咸毕张。

不以诈谋用,浊流源岂长。

洵为得政要,君作臣之纲。

赐绢保勋旧,豁达胜汉皇。

因弓悟治理,情变难尽详。

偏信受欺蔽,兼听日炽昌。

封建非善政,百药言实臧。

狱讼关民命,稍忽罹咎殃。

集思庶广益,虚公辨奸良。

卓识止封禅,戒盈刻不遑。

贞观诚令辟,后嗣嗟内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朝颙琰的诗《读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赞扬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领导和贞观之治。诗中提到,贞观时期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后的动荡,但李世民凭借其杰出的领导力,平定了叛乱,推行偃武修文的政策,广纳谏言,显示出宏大深远的治国理念。他不以欺诈手段治国,强调公正清明,认为封建制度并非长久之计,狱讼关乎民生,必须谨慎处理。诗中还提到,李世民虽有封禅的壮志,但深知戒骄戒满的重要性,始终保持着谦虚和勤政。尽管后期有些许懈怠,但总体上,贞观之治被视为理想的政治典范,诗人感慨后世子孙未能延续这种清明气象。

收录诗词(15)

颙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通鉴纪事本末.宋孝宗之立

绍兴坠大纲,无嗣昭天理。

封瑗慰众情,奖誉太溢美。

承欢德寿宫,尊养极隆轨。

定省虽弗违,侍亲小节耳。

既承社稷艰,当思振国纪。

仍怀偏安图,蒙业益委靡。

河北久陆沈,未能尺寸徙。

继统固本根,达孝原在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读通鉴纪事本末.明太祖平定东南

膺图抚寰区,心与凡侪异。

命将定东南,先戎毋纵恣。

劫掠盗贼为,救拯开创事。

传檄得江淮,劝农修水利。

克敌维武功,安民用仁义。

二语诚要言,理足辞简易。

招贤首刘基,论道孚素志。

规模已敷宣,张陈实闰位。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读通鉴纪事本末.建文逊国

燕藩兵祸因,太祖计谋误。

既有英雄儿,弱孙岂可付。

北师抵南京,献门景隆附。

火起疑自焚,逊国实无据。

为僧说荒唐,驻锡竟何处。

欲掩篡弑名,流言任传布。

形式: 排律

读通鉴纪事本末.甲申鼎革

明亡由内竖,酷信难变更。

甲申春三月,流贼围北京。

我辈富贵在,开门纳自成。

庄烈殉社稷,国亡名不倾。

狐兔据宫阙,三桂请义兵。

一鼓灭群贼,定鼎拯苍生。

得天下最正,孰能同大清。

凛承百王后,读史思持盈,古事寸心鉴,取法择善行。

百篇咏几暇,自警非自鸣。

继统仔肩重,宵旰亹敬诚。

日强勉不息,惕若望治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