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吉父赠谹父诗

疟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

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

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

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疟疾在黎邱之地竞相出现,手持矛戈却不告知主人。
它们的去向始终无法确定,与我周旋却似乎有预定的日期。
贫穷如陶渊明仍爱饮酒,瘦削如杜甫只为诗歌而憔悴。
只要能让酒进入无功社,何必用诗人的称号来赞誉我。

注释

疟:疟疾。
黎邱:地名,比喻疾病丛生的地方。
操矛:手持矛戈。
主人:这里指身体健康的主人。
渠:它,指疟疾。
周旋:打交道,应对。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工部:杜甫,唐代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
无功社:指无需功名的隐居生活。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洋所作,名为《和吉父赠谹父诗》。诗中通过对友人吉父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诗歌与饮酒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士人地位的自我定位。

开篇两句“疟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诗人将自己比作那些不随波逐流的疟蚊,它们在水中自由穿梭,不受外界干扰,暗示诗人的独立自主和追求个性解放。

接着,“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与友人吉父之间的情谊。这里的“渠”指的是流水,象征着生命和时间的不断流动,而“终无定”则是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认识。尽管如此,诗人仍然相信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将会有所期许。

中间两句“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展示了诗人即使在贫困和身体瘦弱的情况下,也依然热爱饮酒和作诗。这里分别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典故:东汉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渊明(扬雄)和唐代的文学家工部(王之涣)。两位都是在困顿中仍不忘文学创作,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的执着。

最后两句“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则是诗人对于饮酒和作诗的进一步思考。这里的“无功社”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功名利禄的精神状态。而“何用诗称国士为”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在没有功业的情况下,通过诗歌也能获得士人的荣誉和认可。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文学创作以及与友谊的情感深厚的珍视。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朱秘校惠诗二首(其二)

短檠灯火几经秋,古远人疏道不侔。

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

颜回赋禄唯箪食,林类当春亦破裘。

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朱秘校惠诗二首(其一)

了了臞儒说旧章,三钟初试楚金良。

当年尚老君方壮,此道催人意已忘。

懒逐肥尘规冷炙,甘同贫女借馀光。

谁家春草能终惠,惆怅还同病乘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江如晦(其一)

萧寺姑分一日光,人生同调稳相当。

空斋夜语规前哲,带酒论文恐老狂。

三献三休真琬琰,一前一却笑螳螂。

君家江左才名旧,会向长涂一振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江如晦(其二)

妇未生儿先制名,人生适意但随情。

有无何预它人事,轮奂当期异日成。

收拾功名须义勇,较量得失是心兵。

鄙文不用量轻重,久已无心羡世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