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疟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
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
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
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洋所作,名为《和吉父赠谹父诗》。诗中通过对友人吉父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诗歌与饮酒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士人地位的自我定位。
开篇两句“疟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诗人将自己比作那些不随波逐流的疟蚊,它们在水中自由穿梭,不受外界干扰,暗示诗人的独立自主和追求个性解放。
接着,“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与友人吉父之间的情谊。这里的“渠”指的是流水,象征着生命和时间的不断流动,而“终无定”则是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认识。尽管如此,诗人仍然相信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将会有所期许。
中间两句“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展示了诗人即使在贫困和身体瘦弱的情况下,也依然热爱饮酒和作诗。这里分别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典故:东汉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渊明(扬雄)和唐代的文学家工部(王之涣)。两位都是在困顿中仍不忘文学创作,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的执着。
最后两句“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则是诗人对于饮酒和作诗的进一步思考。这里的“无功社”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功名利禄的精神状态。而“何用诗称国士为”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在没有功业的情况下,通过诗歌也能获得士人的荣誉和认可。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文学创作以及与友谊的情感深厚的珍视。
不详
短檠灯火几经秋,古远人疏道不侔。
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
颜回赋禄唯箪食,林类当春亦破裘。
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
了了臞儒说旧章,三钟初试楚金良。
当年尚老君方壮,此道催人意已忘。
懒逐肥尘规冷炙,甘同贫女借馀光。
谁家春草能终惠,惆怅还同病乘黄。
萧寺姑分一日光,人生同调稳相当。
空斋夜语规前哲,带酒论文恐老狂。
三献三休真琬琰,一前一却笑螳螂。
君家江左才名旧,会向长涂一振骧。
妇未生儿先制名,人生适意但随情。
有无何预它人事,轮奂当期异日成。
收拾功名须义勇,较量得失是心兵。
鄙文不用量轻重,久已无心羡世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