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山画卷。首句“山客春长醉”,以“醉”字形象地表现了山中之客在春日里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愉悦与陶醉之情。接着,“日高呼乃醒”,通过日升之后的呼唤声,巧妙地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抱沙溪鸟白,饲叶野蚕青。”这两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山间生物的生活状态,白色的溪鸟依偎在沙边,青色的野蚕在绿叶间觅食,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小雨瘢晴石,閒云幕昼亭。”描述了雨后晴空下石头上的痕迹,以及悠闲的云朵遮蔽着白天的亭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最后,“黜聪今久矣,谁且诘忘形。”表达了诗人长时间以来摒弃尘世杂念,追求心灵自由的心境,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问题——在追求忘我之境时,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触及这种状态呢?
整首诗通过对春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