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

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翻译

我行经衰败的周朝,避开世间纷扰的炎汉。
荆棘丛生之地虽然艰难,但烟霞之间仍有隐匿之处。
这座山峰确实神奇,让人心情舒畅地欣赏。
古老的石头表面粗糙,山岚重叠,尘埃轻轻飘散。
松脂使幽径更滑腻,浮萍聚在岸边。
藤萝如帷幕遮蔽,群鸟鸣叫杂乱。
岩缝深入大地中央,天边的海光映照了一半。
夜晚,猿猴成群归巢,白天,白云缓缓散开。
月夜景色中,蟾蜍出现,清晨的露水犹存。
风日间,我采集这幽深的美景,文人墨客学习着灵秀的笔法。
我羡慕这样的文风,每次吟诵都感慨万分。
虽然明暗有别,但这诗作值得赞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修行的赞美。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开篇即点明诗人的思想倾向,即追求道家的修炼之道,并且逃离尘世的喧嚣。"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荆棘丛生却不阻碍云烟流动,隐含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这里的“兹岑”可能指的是某个山名,而“信灵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灵、神秘力量的信任和向往。"吾怀惬流玩"则是说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这种生活的憧憬和享受。

接下来的几句“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通过对山石、铁铃、云雾、松脂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这里则是对环境中植物和动物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空间位置感知的表达,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营造出一种既封闭又开阔的空间氛围。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诗人继续描写夜晚时分的动物活动以及早晨的自然景象,这些都是对隐逸生活细腻刻画的一部分。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的向往,以及想要学习这种修养和技艺的心情。而最后一句则是对前述内容的一种总结和赞美。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这两句作为结束,诗人自谦自己的吟咏并不完美,但依然能够传达出对这一切的喜爱与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修行和超脱尘世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追和幽独君诗次韵(其一)

念尔风雅魄,幽咽犹能文。

空令伤魂鸟,啼破山边坟。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追和幽独君诗次韵(其二)

恨剧但埋土,声幽难放哀。

坟古春自晚,愁绪空崔嵬。

白杨老无花,枯根侵夜台。

天高有时裂,川去何时回?

双睫不能濡,六藏无可摧。

不闻搴蓬事,何必深悲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重送

云涛万里最东头,射马台深玉署秋。

无限属城为裸国,几多分界是亶州。

取经海底开龙藏,诵咒空中散蜃楼。

不奈此时贫且病,乘桴直欲伴师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蚊子

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

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

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

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