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蔡原英暮春杂咏二首(其一)

处处鹃声急,春光大半非。

绿扶官柳暗,红点岸花飞。

竹坞消残霭,柴门掩落晖。

高人寻友罢,独抱一琴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与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处处鹃声急”,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开篇,渲染出一种急促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着春天即将逝去。接着,“春光大半非”一句,直接点明了春光已过半,时光匆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绿扶官柳暗,红点岸花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绿色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显得更加浓密;岸边的花朵点缀着红色的斑点,在微风中轻轻飘舞,展现出春天的绚烂多彩。

“竹坞消残霭,柴门掩落晖”则将视角转向了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竹林中的雾气逐渐散去,夕阳的余晖透过柴门洒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平和与美好。

最后,“高人寻友罢,独抱一琴归”两句,以“高人”自喻,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在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后,诗人独自抱着心爱的琴归来,既体现了他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20)

舒逊(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蔡原英暮春杂咏二首(其二)

十日九风雨,春来有许阴。

气腾三岛暝,绿涨一江深。

苔匝痕犹湿,花垂力不禁。

遥怜杜陵老,麻麦正关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人韵

山水有真趣,琴书得自由。

歌诗哦字眼,沽酒过墙头。

南国黄花景,西风白雁秋。

何人发幽兴,吹笛倚江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度洪富岭道中

蹋破琼瑶路,行穿翡翠岑。

光摇鳌背稳,迹印兽蹄深。

冰莹奁开镜,泉凝玉坠簪。

野梅香彻骨,三嗅动微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百马图

诏许平戎罢战还,征鞍初卸汗初乾。

从今归牧华山后,只许丹青画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