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白纻歌五首(其二)夏白纻

草萤本质昔已枯,化身今比明月珠。

飞君华堂缀交疏,何况贱妾不肖躯。

能歌巧笑工步趋,长眉的皪承清矑。

不敢自许众道殊,幸离下土升阶除。

云房别馆如天居,奉君颜色今夕初。

秣君驷马豆以刍,醉君吏士人石醹。

愿因微风达区区,昼长夜促乐斯须。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四时白纻歌五首(其二)夏白纻》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夏日宴会的生动场景。

首先,“草萤本质昔已枯,化身今比明月珠”两句,将草萤的前身与明月珠进行对比,暗示了宴会中的华丽与光彩。草萤虽小,却能在夜晚发光,象征着宴会中那些虽地位不高但才华横溢的宾客。明月珠则代表了高洁与尊贵,暗喻主人对这些宾客的重视与欣赏。

接着,“飞君华堂缀交疏,何况贱妾不肖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华堂之上,宾客们穿梭其间,如同飞舞的萤火虫点缀在交错的窗户之间。这里不仅赞美了宾客们的风采,也表达了对宴会主人慷慨好客的赞赏。

“能歌巧笑工步趋,长眉的皪承清矑”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宾客们的才艺与美貌。他们能歌善舞,笑容可掬,步伐轻盈,长眉如画,眼神清澈明亮。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在美,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不敢自许众道殊,幸离下土升阶除”两句,表达了宾客们谦逊的态度以及对宴会主人的感激之情。他们深知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不敢妄自菲薄,但又庆幸能够脱离平凡,与尊贵的主人共享盛宴。

“云房别馆如天居,奉君颜色今夕初”两句,将宴会场所比作仙境,强调了宴会的非凡与独特。宾客们在这里享受着主人的款待,仿佛置身于云端,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尊荣。

“秣君驷马豆以刍,醉君吏士人石醹”两句,描述了宴会的丰盛与热烈。主人为宾客准备了精美的食物和饮料,甚至不惜花费大量资源,只为让宾客们尽情享受,直至酒醉。

最后,“愿因微风达区区,昼长夜促乐斯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他希望微风能将自己对宴会的喜爱之情传达给主人,希望这美好的时刻能持续得更久一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社会上层人士的奢华生活和宴会文化的繁荣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四时白纻歌五首(其三)秋白纻

素衣轻举襳袿红,朱唇不动音微通。

如骄似怨不自容,翩若芙蕖秋被风。

轻弦细语传纤手,寄心赠君君不有。

白云东下雁南飞,令颜一去不复归。

形式: 乐府曲辞

四时白纻歌五首(其四)冬白纻

氍毹匝地朱复殷,鸣环顾步何姗姗。

文犀约臂辟重寒,含声未吐气若兰,左顾右盼生光澜。

堂上清歌林外啭,积雪遥光凝玉面。

双心一意俱回旋,百媚邀君流一眄,千秋万岁非所羡。

形式: 乐府曲辞

四时白纻歌五首(其五)夜白纻

天阶璧月霜始凝,玉绳西倚银汉横。

杯疲客醉不自胜,佳人含笑烛下兴。

垂辉振彩四座惊,轩轩忽若朝霞升。

人生快意不在他,高贤嘉会酒且多。

秦箫激越齐瑟和,日月逝矣如流波。

永夜如年君弗歌,百年如夜将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钜鹿公主歌辞

官家出游乘驷驖,毳殿连房象宫阙。

殿前女子持绛节,手弹琵琶颜照雪。

中宫西宫同羽猎,何以知之双鬟结。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