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九华化成寺庄

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

岩边树动猿下涧,云里锡鸣僧上山。

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声乱喷潺湲。

明朝更蹑层霄去,誓共烟霞到老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重重山峰之间的孤独佛寺旁,我来到这如诗如画的地方,勉强将自己融入这景致。
岩石边树木摇动,猿猴跃下山涧;云雾中僧侣手执锡杖的声音响起,正往山上行去。
松树与月光交映,投下清冷的光影直达天际,石头间的泉水声嘈杂,飞溅着潺潺流水。
明天我更要踏上高高的云霄,发誓要与这烟雾云霞相伴,悠闲度过余生。

注释

佛寺:佛教寺庙。
孤庄:孤独的庄园或居所。
千嶂:形容众多重叠的山峰。
诗境:如诗一般的意境或风景。
强相关:勉强地将自己与这环境联系起来。
岩边:岩石旁边。
树动:树木摇动。
猿下涧:猿猴从山涧下来。
云里:云雾之中。
锡鸣:僧人手持锡杖行走时发出的声音。
僧上山:僧侣上山。
松月影:松树与月亮的倒影。
寒生碧落:清冷的光影直达天界,形容景色清冷而高远。
石泉:石头间的泉水。
声乱喷:声音嘈杂喷涌。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明朝:明天。
更蹑层霄:再踏上更高的天空,比喻追求更高的境界。
誓共:发誓一同。
烟霞:烟雾云霞,这里指代自然美景。
到老闲:直到老去都享受这份悠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深山佛寺中的生活景象。开篇"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两句表明诗人对这种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情感,认为它与自己的诗歌创作息息相关。这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岩边树动猿下涧,云里锡鸣僧上山"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山林中的生灵活动,以及僧人的日常修行。猿在树间跳跃,溪水潺潺,是大自然的和声;而远处传来锡锡之音,僧人步履山道,这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写照。

"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声乱喷潺湲"则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僧人的内心世界。松树在月光下投射出凛冽而清冷的影子,而碧落之中似乎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意境;石泉的喧嚣声响,则如同大自然的心跳一般,充满了生命力。

最后"明朝更蹑层霄去,誓共烟霞到老闲"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决心。诗人希望在清晨的时分,再次攀登高处,追寻那看似触手可及的云端;而"誓共烟霞到老闲"则是对未来的承诺,愿意与这片烟霞为伴,一直到老去,也保持着这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1)

泠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元相公花饮

尺八调悲银字管,琵琶声送紫檀槽。

形式: 押[豪]韵

逸句

接岸桥通何处路,倚栏人是阿谁家。

形式: 押[麻]韵

五岁咏花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馀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祝尧诗

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

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且住一千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