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游

开秋气微肃,天水湛相照。

扁舟惬幽寻,层峰入奇眺。

融结几何年,指顾集群妙。

神仙得非幻,遗蜕在岩窍。

行往求其踪,恐为识者笑。

独鹤去不还,山猿偶然叫。

应有采芝人,凌空发长啸。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翻译

秋天的气息渐渐清冷,天空与水面清澈相映。
驾着小舟满足于这次隐秘的探索,层层山峰尽收眼底,景色奇特。
这些美景凝聚了多少年,只需一瞥就能发现众多奇妙之处。
神仙的存在难道不是幻觉?他们的遗物隐藏在岩石缝隙中。
若追寻他们的踪迹,恐怕会被了解内情的人嘲笑。
孤独的白鹤已经离去,山中的猿猴偶尔发出叫声。
或许会有寻找灵芝的人,凌空而起,发出悠长的啸声。

注释

秋气:秋天的气候。
湛:清澈。
扁舟:小船。
幽寻:隐秘的探索。
融结:凝聚。
群妙:众多奇妙之处。
遗蜕:遗留的痕迹。
岩窍:岩石缝隙。
恐:担心。
识者:了解内情的人。
独鹤:孤独的白鹤。
偶然:偶尔。
采芝人:寻找灵芝的人。
凌空:凌驾空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历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深厚的笔墨勾勒出一片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开篇“开秋气微肃,天水湛相照”两句,设定了秋天初露的气氛,天空和水面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柔和的意境。

接着,“扁舟惬幽寻,层峰入奇眺”诗人乘坐平底小船,探索那些隐秘之地,层叠的山峰中藏着奇特的景致。这里的“扁舟”与“幽寻”相得益彰,显示出诗人的好奇心和对自然深处探险的愿望。

“融结几何年,指顾集群妙”两句,则让人感受到时间在这片山水间的流转,以及诗人对于这份美景的珍惜与赞叹。这里的“融结”暗示了自然界中物象交织的复杂和神奇,而“几何年”的问询,又增添了一丝对过往岁月的回味。

接下来的“神仙得非幻,遗蜕在岩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水间隐藏着神秘力量的想象。这里的“神仙”与“遗蜕”,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透露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向往。

“行往求其踪,恐为识者笑”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寻找这份超验体验的渴望,但又不免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别人所嘲笑。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诗歌增添了一层深度。

“独鹤去不还,山猿偶然叫”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寂静与生灵的活动。鹤的离去象征着孤独,而山猿偶尔的叫声,则突显出在这宁静中仍有生命力在跃动。

最后,“应有采芝人,凌空发长啸”则引出了传说中的仙人,他们在云间翱翔,自由自在。这里的“采芝人”与“凌空发长啸”,是对超脱凡尘、追求灵山秀水生活理想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神仙境界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高远生活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1)

朱大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冶亭

东冶亭联白下门,问谁走马谢公墩。

梅炎一样摇蒲扇,惟有清风后代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菩萨蛮

酴醾浴罢温香玉。牡丹睡起歌云绿。弹压属东阳。

留春在庆堂。简端新组绶。辉映烟岚秀。

妙曲倩清妍。祝君无尽年。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谒金门

风动竹。清遍一窗梅溽。闻道小乔乘凤玉。

仙裳飘雾縠。来嫁吾门公瑾叔。天上人间愿足。

浓缭水沉燃宝烛。鬓长相对绿。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出郊即事(其一)

水满牛耕犊后随,早田大半已翻犁。

趁时浸谷清明近,次第秧针绿又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