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并细腰身。时样宫妆一样新。
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入塞弦声水上闻。
天碧染衣巾。血色轻罗碎摺裙。
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暗折双花借小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送别的情景。她与男子并肩而立,身姿纤细,如同宫廷佳人一般妆扮。胡琴的曲调婀娜多情,鱼尾拨动之声,显得离别之苦。弦音飘荡在水面上,听者不禁沉醉。天空如碧玉染湿了衣襟,而女子所穿的罗裙,则被血色轻纹碎裂,如同霜中百花般娇嫩而美丽。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东君(即春日)的宠爱与冷淡。诗中还透露出女子在小春时节,暗自折取双花,以此寄托离别之情。
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是一首高水平的古代诗歌。
不详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蝉抱高高柳,莲开浅浅波。倚风疏叶下庭柯。
况是不寒不暖、正清和。浮世欢会少,劳生怨别多。
相逢休惜醉颜酡。赖有西园明月、照笙歌。
醉后和衣倒,愁来殢酒醺。困人天气近清明。
尽日厌厌□脸、浅含颦。睡觉□□恨,依然月映门。
楚天何处觅行云。唯有暗灯残漏、伴消魂。
残照催行棹,乘春拂去衣。海棠花下醉芳菲。
无计少留君住、泪双垂。烟染春江暮,云藏阁道危。
行行听取杜鹃啼。是妾此时离恨、尽呼伊。
无由且住。绵绵恨似春蚕绪。见来时饷还须去。
月浅灯收,多在偷期处。今夜掩妆花下语。
明朝芳草东西路。愿身不学相思树。
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