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人吹动玉笙攒,天阔风高桂殿寒。
声轧五云飞不去,夜深和鹤落瑶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神秘的画面。"何人吹动玉笙攒"开篇设问,引发读者对月夜神秘演奏者的想象,"玉笙"暗示了乐声的雅致与仙气。"天阔风高桂殿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以广阔的天空、劲峭的秋风和寒冷的月宫桂殿,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声轧五云飞不去"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笙声穿透云层,仿佛与天籁相融,难以消散。"夜深和鹤落瑶坛"则将笙声与仙鹤的鸣叫相映成趣,瑶坛是神仙聚会之地,此处暗指乐声飘向了仙境,增添了神秘和幽静的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想象力的描绘,展现了月夜下虚皇坛上笙声的美妙与仙界般的意境,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空灵与超脱的审美追求。
不详
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投箠江边雪满头,玉虹千尺要诗酬。
诗成上马谁同说,说似亭前两白鸥。
朝宗亭下浪冥冥,何日寻观瘗鹤铭。
更欲裹茶邀客去,短篷敲火瀹中泠。
二雄曾向此般还,鼎立功名各未安。
留得坐时顽石在,至今人尚说曹瞒。
屹然孤石藓痕青,千古江湍洗不平。
苍鹘飞来复飞去,不知身为此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