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龙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何年龙已去”,暗示了龙潭昔日的神异传说已经远去,只剩下自然的痕迹。接下来,“野色澹荒陂”描绘了周围的景色,荒凉而宁静,反映出龙潭周围环境的荒芜与岁月的沧桑。
“元气回深洞,阴风出古祠”两句,通过“元气”和“阴风”的对比,展现出龙潭深处的神秘气息,以及古老祠堂中可能蕴含的阴冷历史。诗人似乎在探索龙潭的奥秘,寻找那些沉睡在水底或祠堂中的古老故事。
“探珠寻赤水,沉璧问清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寻,以“珠”和“璧”象征珍贵的宝藏,暗喻对历史真相的追寻。而“清时”则可能寓意着清澈的潭水和公正的时代,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牧竖犹回首,千灵访具茨”以牧童的形象收尾,牧童回头凝望,仿佛还留恋这片神秘之地,千灵之说则增添了龙潭的神圣感,同时也暗示着龙潭的传说仍在民间流传,引发人们的敬畏与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龙潭为载体,融合了历史、神话与自然,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未知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