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其二)

长樯百幅帆,常著千里风。

婀娜樯上佳,飞逐不成双。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帆船在千里风中航行的景象,以及船上女子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长樯百幅帆”,描绘了帆船的壮观,长长的桅杆上挂满了百幅帆布,预示着船只即将启程,踏上远航之旅。接着“常著千里风”,强调了船只将面对的辽阔海洋和无尽的风浪,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不测。

“婀娜樯上佳”一句,转而描写了一位站在船上的女子,她的姿态轻盈柔美,如同水中的荷花,充满了女性的柔情与美丽。然而,“飞逐不成双”则揭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在广阔的海面上,船只与女子都显得渺小而孤单,无法找到可以依靠的伴侣,只能独自面对未知的旅程和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帆船与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探索的向往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乌夜啼(其三)

大帆曳云还,长樯柱天起。

非是不相留,势已无千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乌夜啼(其四)

乌生秦氏家,不从秦氏栖。

夜夜将九子,石城城上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乌栖曲(其一)

芙蓉如绣柳如织,浣纱渡头日将匿。

高髻双珠玳瑁簪,采莲一曲倾江南。

形式: 乐府曲辞

乌栖曲(其二)

珠履错落华灯光,长袖宛宛属羽觞。

含笑一转心相知,谁能不前复自持。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