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题李唐秋江图

秋江吞天云拍水,涛借西风挟不起。

断云分雨入江村,回首龙沙几千里。

澹庵老笔摇江声,髣髴阿唐惨淡情。

千秋万古青山恨,不见归舟一叶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苍凉的秋江画卷。诗人以“秋江吞天云拍水,涛借西风挟不起”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江面波涛汹涌、与天空相连的壮观景象。接着,“断云分雨入江村,回首龙沙几千里”两句,通过云雨的变换和遥望远方的视角,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辽阔与深邃。

“澹庵老笔摇江声,髣髴阿唐惨淡情”则赞美了画家李唐的技艺,其画作仿佛能摇动江水之声,传达出一种悲壮而沉郁的情感。最后,“千秋万古青山恨,不见归舟一叶横”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无法归家之人的深深遗憾,使得整首诗在壮美中蕴含着一丝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金太子允恭墨竹

黑龙江头气郁葱,武元射龙江水中。

江声怒号久不泻,破墨挥洒馀神功。

天人与竹皆真龙,墨竹以来凡马空。

人间只有墨君堂,何曾梦到琼华宫。

瑶光楼前月如练,倒影自有河山雄。

金源大定始全盛,时以汉文当世宗。

兴陵为父明昌子,乐事孰与东宫同。

文采不随焦土尽,风节直与幽兰崇。

百年图籍有萧相,一代英雄谁蔡公?

策书纷纷少颜色,空山夜哭遗山翁。

我亦飘零感白发,哀歌对此吟双蓬。

秋声萧萧来晚风,极目海角天无穷。

形式: 古风

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北风再起吹江干。

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

乾坤噫气三百年。一风扫地无留钱。

万里江湖想潇洒,伫看春水雁来还。

形式: 古风

渡白沟

东北天高连海屿,太行蟠蟠如怒虎。

一声霜雁界河秋,感慨孤怀几千古。

只知南北限长江,谁割鸿沟来此处。

三关南下望风云,万里长风见高举。

莱公洒落近雄才,显德千年亦英主。

谋臣使臣强解事,枉著渠头污吾鼓。

十年铁砚自庸奴,五载儿皇安足数。

当时一失榆关路,便觉燕云非我土。

更从晚唐望沙陀,自此横流穿一缕。

谁知江北杜鹃来,正见江东青鸟去。

渔阳挝鼓鸣地中,鹧鸪飞满梁园树。

黄云白草西楼暮,木叶山头几风雨。

只应漠漠黄龙府,比似愁冈更愁苦。

天教遗垒说向人,冻雨顽云结凄楚。

古称幽燕多义烈,呜咽泉声泻馀怒。

仰天大笑东风来,云放残阳指归渡。

形式: 古风

登镇州隆兴寺阁

大行鳞甲摇晴空,层楼一夕蟠白虹。

天光物色惊改观,少微今在青云中。

初疑平地立梯磴,清风西北天门通。

又疑三山浮海至,载我欲去扶桑东。

雯华宝树忽当眼,拍肩爱此金仙翁。

金仙一梦一千载,腾掷变化天无功。

万象绕口恣喷吐,坐令四海皆盲聋。

千池万沼尽明月,长天一碧无遗踪。

我生玄感非象识,此眼此臂将安庸。

海岳神光埋禹鼎,人间诡态何由穷。

金天月窟尔乡国,玉毫万丈须弥峰。

一杯径欲呼与语,为我返驾随西风。

堂堂全赵思一豁,江山落落吾心胸。

中原左界此重镇,形势彷佛馀兵冲。

歌舞遗台土花碧,旗帜西山霜叶红。

乾坤割裂万万古,乌鸢蝼蚁为谁雄?

滹水悠悠自东注,落日渺渺明孤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