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度崇仁望仙峰

游乐之溪清可沿,天风剡剡山盘盘。

愈行愈深愈幽邃,疑有仙者栖神丹。

樛木怪藤鸟鸣答,绿潭青壁龙嬉蟠。

徘徊赏爱不能已,步步驻目摇荒寒。

寒云平凝帟帷妥,急霰乱下珠玑完。

忽而两厓苍苍散花雪,板桥石路浮霎乾。

交迎密扑迷欲眩,怯下疑高行自难。

凭涧茅房所居雅,叩门烟火相依安。

澄渟夜气造宁极,婴冒晓冻追殊观。

忍触珑璁纵健踏,喜聆环朗藏鸣湍。

垂蕤不动偃杉竹,悬柱偶脱争岩峦。

前源未穷取危磴,直上百折陵巑岏。

新爪痕痕过饥虎,高翰叶叶游飞鸾。

□然独立倚霄汉,波涛翻海镕银宽。

双瞳四彻洞万境,肯与尘界循忧端。

蹇余看雪知几处?何如此时望仙峰上看。

仙之人兮来不来,浩浩元气与我同朝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雪中穿越崇山峻岭,前往望仙峰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清溪、天风、山峦、幽邃、仙者、樛木、怪藤、绿潭、青壁、龙、寒云、急霰、苍苍散花雪、板桥石路、烟霞、茅房、烟火、夜气、晓冻、珑璁、环朗、杉竹、悬柱、危磴、饥虎、飞鸾、波涛、双瞳、万境等,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人在行进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仙者”、“仙之人”等意象,寄托了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在雪中行走,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壮美与险峻,既有对未知的探索欲望,也有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这种内心的矛盾与和谐,构成了诗作的情感主线,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五马猎归图

秋野肃肃,秋草萋萋,天空雁度呼鹰时。

一马前行四马随,前者回顾相指挥。

最后两人俱下马,一人拱手俯听之,一人挐獐毛色肥。

角弓在韬箭在房,人马意态何迟迟?

知从底处射猎归,莫是营州少年并州儿。

閒中貌此知为谁,笔力精劲妙莫窥。

我疑此画有似汲冢古书出,蠹简残逸有缺遗。

不须完足自可宝,古人日远何由追?

呜呼古人日远何由追。

形式: 古风

黄氏南园歌

南园花,南园花,白于雪,红于霞。

深处定有仙人家,花阴乱驻七香车。

山香尽舞花不老,花艳直上摇金鸦。

琼膏一吸香入骨,醉呵金鸦不令斜。

南园竹,南园竹,寒于冰,绿于玉。

割得何天土一丘,炎官虽炎谁敢酷。

天山太古雪皎皎,蓬莱绝境风萧萧。

白鹤翻空啼一声,下占清阴对棋局。

君不见古南园,锦茵红皱琵琶弦,珊瑚碧树沈水烟。

嘉宾列坐鼓咽咽,白石诗句吟成编,放翁记文笔如椽。

挟策博塞若为贤,抚掌一笑睨青天。

不如花竹之间汲清泉,且取粟粒香芽煎。

形式: 古风

由宝塘舟行至临汝

卢鸿十志看不足,爱雪贪行雪相逐。

晴风吹散圯山寒,三十六陂水初绿。

黄洲挐得罩篷船,松筠缭绕烟成渊。

陂声叠下滩声恶,鲍照却歌《行路难》。

形式: 古风

山中乐效欧阳公四首(其一)

东方风回春山道,趁暖行歌霁华早。

溪源露歇逢药苗,石径烟轻掇芝草。

红英洒地燕将乳,绿树添阴莺未老。

入笿鱼虾朝赴馔,顷筐笋蕨夕供芼。

山中之乐谁得知,我独知之来何为!

水竹沙头閒检校,村村箫鼓太平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