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斋听钟坐,忧绪怅多端。
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
秋灯下木叶,夜艇隔风湍。
别后情萧索,方知旧会欢。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送张羽后夜坐西斋》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斋室的情景,寓含着离别后的深深忧思。首句“闲斋听钟坐”写出了诗人静夜聆听钟声,显得孤独而闲适,然而“忧绪怅多端”则揭示了内心深处的纷扰情绪。
接下来,“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通过描绘雨中南飞的大雁和江面上的离人,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与离别的感伤。诗人运用自然景象寄托情感,颇为巧妙。
“秋灯下木叶”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灯光下的落叶更显萧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夜艇隔风湍”则以江上的小舟和风雨中的波涛,象征着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与远方的艰难。
最后两句“别后情萧索,方知旧会欢”,直接抒发了离别后的落寞心情,诗人意识到,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更加珍惜昔日相聚的欢乐时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茶香孤墅发,竹色四邻分。
扫地侵虫字,开窗散鸟群。
树凉池过雨,苔润石生云。
我出无车马,偏宜访隐君。
独卧愁空馆,墙阴野豆开。
暑将潮气敛,秋与竹声来。
身贱多违志,时清少弃材。
惭非张仲蔚,门户有蒿莱。
相别还相恋,秋宵暂对床。
人情贫后见,客况醉中忘。
池柳疏含吹,江云薄护霜。
离舟待明发,愁思剧茫茫。
冥冥众树昏,浩浩一江浑。
急有回风韵,轻无入雾痕。
鸟啼丛竹岭,人卧落花村。
门巷春泥滑,谁来共酒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