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十五)

舌头肉一脔,口唇皮两片。

有时说道谈禅,忽地轰雷掣电。

万机影销,一色功转。

本来无物镜非台,胡汉不痕何所见。

形式: 押[霰]韵

翻译

舌尖上的一小块肉,双唇间两张皮。
有时谈论佛理禅宗,忽然间像雷霆闪电般激烈。
世事繁杂如万机消散,一切归于平静无痕。
镜子本空,非台非物,没有痕迹,汉胡之别又怎能显现?

注释

舌头肉:比喻言语或思考的敏锐。
脔:切下的小块肉,这里比喻言语的一部分。
口唇皮:象征言语和表达。
两片:指双唇,表示说话的能力。
轰雷掣电:形容思想转变或情绪波动剧烈。
万机:比喻世事繁复众多。
影销:消失,形容世事纷扰不再。
本来无物:指事物的本质或真实情况。
镜非台:镜子并非用来放置东西的平台,比喻事物的虚幻本质。
胡汉:借指不同民族或群体。
不痕何所见:没有分别的痕迹,意味着平等无差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的作品,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描绘了一幅禅师形象。"舌头肉一脔,口唇皮两片",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禅师的形象,强调其言语的精炼和内在的深邃。"有时说道谈禅,忽地轰雷掣电",比喻禅师的话语如同闪电般直击人心,富有震撼力。

"万机影销,一色功转",暗示禅师的智慧能洞察世事,使繁杂的世间万象在禅定中消融,归于简单纯粹。"本来无物镜非台",进一步阐述禅宗的空性观念,认为万物皆空,只有心镜如台,才能映照出真实的自我和世界。

最后两句"胡汉不痕何所见",可能是在说禅的超越种族界限,不分彼此,只有在无分别的境界中,才能真正体验到禅的真谛。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对内心世界的独特探索和表达。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一六)

岁寒之容,高岩雪松。清白之胸,冷月霜钟。

种田博饭,地藏之春农。明镜非台,黄梅之夜舂。

百草头上闲和尚,而今何处不相逢。

形式: 押[冬]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一四)

寒雪覆颠,闲云拥肩。动随尔后,静住其前。

百草头边老僧句,千华台上古佛禅。

法法出碍,心心密传。

百战之疮兮风雨瘢痒,九野之耕兮泥水领穿。

形式: 押[先]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三三)

虚空之身兮遍十方,古佛之心兮踰三光。

得之而藏,兀然如秋兮百念自凉。

用之而芳,粲然如春兮万像成章。

德形外徼,道在中央。

形式: 押[阳]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四三)

形容老癯,须发雪敷。体明千劫眼,性静万机枢。

变通自古门门活,伎俩而今恰恰无。

一指头禅随处用,拈来百草俱胝俱。

形式: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