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三十七)》由清代诗人瞿士雅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草堂生活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草堂主人在闲适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赞美。
首句“草堂深静景偏幽”,开篇即点明了草堂所在之地的深邃与静谧,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幽,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接着,“闲绕阶行便当游”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草堂主人在闲暇时光里漫步于阶前,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仿佛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游历。
“素柰花开西子面,棕榈叶散野人头。”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以素柰花的洁白与西施之美相提并论,以棕榈叶的散落与野人的自在相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暗示了草堂主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林塘阒寂偏宜夜,水槛风凉不待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林塘的寂静与清凉,以及水边栏杆上吹拂的微风,即使在未到秋天之时,已能感受到凉爽与舒适。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朝醉暮吟看不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两句表达了草堂主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无论是清晨的醉意还是傍晚的吟唱,都让他感到满足与幸福,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世间最美好的一切,无需再追求其他。这不仅是对当前生活的高度肯定,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草堂内外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草堂主人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