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东西,歌宛转。未做苦离调。
著上征衫,字字是愁抱。
月寒鬓影刁萧,舵楼开缆,记柳暗、乳鸦啼晓。
短亭草。还是绿与春归,罗屏梦空好。
燕语难凭,憔悴未渠了。
可能妒柳羞花,起来浑懒,便瘦也、教春知道。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王澡的《祝英台近·别词》。诗中充满了离别之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远去之人的深情和不舍。
"玉东西,歌宛转。未做苦离调。著上征衫,字字是愁抱。"
开篇即以"玉东西"点明诗题的温婉与坚贞,接着"歌宛转"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未做苦离调"则透露了作者对于即将到来的别离感到无奈和痛苦。"著上征衫,字字是愁抱"描绘了一幅画面:词人在准备远行的衣物,每一个字每一寸布都承载着他的忧愁与怀抱。
"月寒鬓影刁萧,舵楼开缆,记柳暗、乳鸦啼晓。"
这几句用了鲜明的意象:清冷的月光下,树梢投射出参差不齐的影子;船上的缆绳被解开,准备启航;词人在回忆那些隐蔽的柳林和早晨乳鸦啼叫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
"短亭草。还是绿与春归,罗屏梦空好。燕语难凭,憔悴未渠了。"
这里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景象:短小的亭台上,野草依旧葱绿,与春天一同返回;但词人心中的罗网之梦却显得虚幻而美好。"燕语难凭"表明了对归期的不确定和担忧,而"憔悴未渠了"则形容了内心深处的哀愁与不安。
"可能妒柳羞花,起来浑懒,便瘦也、教春知道。"
结尾几句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矛盾:词人可能因为对美好事物的过分留恋而显得羞涩,甚至因之变得懒散不堪;即使是这样,作者也希望春天能够了解他的心情。
整首词作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前夕的心境画卷。每个字、每一句都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不安与期待。
不详
疏明瘦直。不受东皇识。
留与伴春终肯,千红底、怎著得。夜色。何处笛。
晓寒无奈力。若在寿阳宫院,一点点、有人惜。
西风策马问王官,松径萦纡上百盘。
泉响夜潭穿石窦,峰高天柱矗云端。
一鸣共许才华旧,三诏方知节操寒。
花落鸟啼人不见,休休亭上倚阑干。
磴道山岩下,茅楹竹树中。
深潭鱼可见,攒石路才通。
坐听潺湲碧,县思烂熳红。
平生丘壑志,览此兴何穷。
使君赋佳什,笔壮过飞泉。
索远寻幽地,求深访洞天。
山巍云脚敛,海极日头偏。
景喜岩瞻石,台虚钓隐船。
高人贪胜概,清海赖无旋。
拟把张槎泛,何妨谢屐穿。
心闲尘不染,客好景成妍。
去去迎三岛,看看会七贤。
醉眠思石枕,缓步惜苔钱。
再约通宵饮,相邀秉烛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