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

如何战未胜,曾是教所牵。

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

鸾声去已久,马迹空依然。

丹崖转初旭,碧落凝秋烟。

松风共箫飒,萝月想婵娟。

内兄蕴遐心,嘉遁性所便。

不能栖枳棘,且复探云泉。

中有冥寂人,闲读逍遥篇。

联袂共支策,抠衣赏绝编。

徐行石上苔,静韵风中弦。

烟霞湿儒服,日月生寥天。

新诗来起予,璀璨六义全。

能尽含写意,转令山水鲜。

若闻笙鹤声,宛在耳目前。

登攀阻心赏,愁绝空怀贤。

出处岂异途,心冥即真筌。

暂从西府檄,终卧东菑田。

不嫌予步蹇,但恐君行膻。

如能固旷怀,谷口期穷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遥想尘世之外,心中悠然牵系尘世之缘。
为何战斗尚未胜利,只因过去教导所牵引。
远方郊区有座灵峰,曾有仙人在此栖息。
鸾鸟鸣声已消失,马蹄印迹却依旧留存。
丹崖上旭日初升,碧落间秋烟弥漫。
松风与箫瑟共鸣,月光下萝藤如仙子般美丽。
内兄胸怀远大,喜好隐逸的生活方式。
无法栖身荆棘,暂且探寻云雾山泉。
山中有寂静之人,悠闲阅读逍遥自在的篇章。
携手共持竹杖,欣赏稀世的佳作。
缓步石上青苔,静听风中琴弦的韵律。
儒者衣裳沾染烟霞,日月在寥廓天空中明亮。
新诗激发灵感,六义俱全,尽显深意。
山水因此更显生动,如闻笙鹤之声,仿佛眼前。
登山赏景受阻,内心充满对贤者的思念。
出世入世并非不同道路,心灵相通即是真谛。
暂时接受西府的征召,最终归隐东边田园。
不嫌弃我步履蹒跚,只怕你行为不正。
若能坚守旷达之心,愿在山谷深处共度余生。
期待与你共享清贫,直到生命的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权德舆所作,名为《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诗中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描绘,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于友情和人生的独到思考。

开篇“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寻心灵根源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远古传说和自然景观的联想,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困惑与思考。

“如何战未胜,曾是教所牵”这两句则显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似乎在反思某种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的意义。紧接着,“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描绘了一片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鸾声去已久,马迹空依然”这两句中,“鸾声”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而“马迹”则是现实与历史交织的印记。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时间流逝与永恒之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丹崖转初旭,碧落凝秋烟”则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融于自然的心境。

“松风共箫飒,萝月想婵娟”中的“箫飒”和“萝月”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内兄蕴遐心,嘉遁性所便”两句中,“内兄”可能是指某位亲近之人,而“蕴遐心”则表达了一种心灵的交流和理解。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递了对亲情与友谊的珍视。

“不能栖枳棘,且复探云泉”这两句中,“栖枳棘”可能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困顿,而“探云泉”则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态度。

“中有冥寂人,闲读逍遥篇”则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这不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

后续的“联袂共支策,抠衣赏绝编”则是一种书卷与文化传承的意象,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反映出对知识传承的一种责任感。

“徐行石上苔,静韵风中弦”两句中的“石上苔”和“风中弦”都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声音与景象的写照,这些意象在诗人笔下成为了心灵宁静与美好的象征。

“烟霞湿儒服,日月生寥天”则是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思考。

“新诗来起予,璀璨六义全”两句中的“新诗”可能是指这首诗或某种新的创作,而“璀璨六义全”则是在强调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美学价值。

“能尽含写意,转令山水鲜”则是一种自信与挑战,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示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与理想。

“若闻笙鹤声,宛在耳目前”两句中的“笙鹤声”可能是指某种超凡脱俗的声音,而“宛在耳目前”则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超越现实、接近理想境界的意境。

紧接着,“登攀阻心赏,愁绝空怀贤”两句中的“登攀阻心赏”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对于高远目标的追求,而“愁绝空怀贤”则是一种对于过去或逝去理想的怀念与忧虑。

最后,“出处岂异途,心冥即真筌。暂从西府檄,终卧东菑田。不嫌予步蹇,但恐君行膻。如能固旷怀,谷口期穷年。”这几句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面对未来的自信与勇气。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权德舆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抒写,通过自然景观、历史传说以及个人情感的交织,构建了一个既富有哲理又充满美学意味的意境。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

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

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

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

夫君非岁时,已负青冥姿。

龙虎一门盛,渊云四海推。

骎骎步騕袅,婉婉翥长离。

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

声荣徒外奖,恬淡方自适。

逸气凌颢清,仁祠访金碧。

芊眠瑶草秀,断续云窦滴。

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觌。

故人石渠署,美价满中朝。

落落杉松直,芬芬兰杜飘。

雄词鼓溟海,旷达豁烟霄。

营道幸同术,论心皆后凋。

循环伐木咏,缅邈招隐情。

惭兹拥肿才,爱彼潺湲清。

拘牵尚多故,梦想何由并。

终结方外期,不待华发生。

形式: 古风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南宫烟景浓,平视中南峰。

官闲似休沐,尽室来相从。

日抱汉阴瓮,或成蝴蝶梦。

树老欲连云,竹深疑入洞。

欢言交羽觞,列坐俨成行。

歌吟不能去,待此明月光。

好逑蕴明识,内顾多惭色。

不厌梁鸿贫,常讥伯宗直。

予婿信时英,谏垣金玉声。

男儿才弱冠,射策幸成名。

偃放斯自足,翛然去营欲。

散木固无堪,虚舟常任触。

大隐本吾心,喜君流好音。

相期悬车岁,此地即中林。

形式: 古风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

浩歌坐虚室,庭树生凉风。

碧云灭奇彩,白露萎芳丛。

感此时物变,悠然遐想通。

偶来被簪组,自觉如池龙。

少年才藻新,金鼎世业崇。

凤文已彪炳,琼树何青葱。

联镳长安道,接武承明宫。

君登玉墀上,我侍彤庭中。

疲病多内愧,切磋常见同。

起予览新诗,逸韵凌秋空。

相爱每不足,因兹寓深衷。

形式: 古风

酬蔡十二博士见寄四韵

芜城十年别,蓬转居不足。

终岁白屋贫,独谣清酒圣。

风尘韦带减,霜雪松心劲。

何以浣相思,启元能尽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