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贡仲坚教授污湾行

沧海蜃化楼台生,琐碎一一不可名。

夜如何其夜六更,是中精异方冥行,忽然钟鼓声轰铿。

我恰混沌死来觉,浊恶泥沙埋龌龊。

珠玑金碧视性命,黩货聊堪付官榷。

洞房蛛网镂象床,重门藓铺撼仓琅,魂兮归来知在亡。

纵令僵立倚桥柱,忍见逝者相为忙。

百尔君子须远猷,公私漫藏多后忧。

官库诃护竟失守,岂以尤物无庸留。

传闻顷刻飞烟尘,天夺鬼偷希世珍。

重云宝构亦变灭,况复区区迷幻身,积苏累块惊盲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异而荒诞的画面,以沧海中的蜃楼幻象开篇,暗示了虚幻与现实的交织。诗人通过“琐碎一一不可名”表达了世事的纷繁复杂和难以言说。接下来,诗人将时间设定在深夜六更,暗示着神秘而深沉的氛围,自己则如同从混沌中苏醒,面对污浊的社会现实。

诗中提到的“浊恶泥沙埋龌龊”,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他将贪婪之人比作视珠玑金碧如生命的渎货者,认为这些财富应由官方管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破败的景象,如蛛网覆盖的象床和苔藓侵蚀的重门,象征着衰败和死亡的气息。

诗人呼唤“魂兮归来知在亡”,表达对生命消逝的哀叹,即使身处困境,仍无法阻止生者忙碌于俗务。他警示君子要长远考虑,避免私藏财物带来的未来隐患,暗示官库管理的失职。随后,诗人预言了瞬间的动荡和珍宝的流失,连宫殿都难逃劫难,人的生命在此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

整首诗以污湾行的场景为背景,寓言性地揭示了社会的腐败和变迁,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无奈与哀思,具有深刻的讽刺和警世意味。

收录诗词(259)

龚璛(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石仁卿南康知事

嗟我与君相会少,半生识面不知心。

如今握手俱头白,避暑携书共竹阴。

长为人材论弃置,肯从幕府坐侵寻。

重闻台省须佳士,且寄匡山大雅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为胡则大赋飞鸿轩

飞鸿踏雪本忘机,一举冥冥何处飞。

随地能无矰缴在,此身肯逐稻粱肥。

士生独立万物表,尘世相看千古希。

为谢心期嵇叔夜,雅琴随手不妨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姚筠庵之越教题云山图送之

春烟春雨染溪云,此意正堪持赠君。

异日筠庵有相忆,千岩秀色却平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次筠庵题花光梅南卷

岁晚可怜冰雪姿,风流隐约未开枝。

此花南畔幽人住,每记阳春初到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